民国时期新疆通货膨胀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绪论 | 第6-10页 |
| (一) 研究综述 | 第6-8页 |
| (二)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1. 选题目的 | 第8页 |
| 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0页 |
| 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一、新疆通货膨胀的温和过渡期 | 第10-18页 |
| (一) 民国初期新疆政局与经济状况 | 第10-12页 |
| (二) 杨增新缓解财政困难的举措 | 第12-16页 |
| 1. 开渠垦荒 | 第13页 |
| 2. 弱兵政策 | 第13-14页 |
| 3. 整顿赋税 | 第14页 |
| 4. 印发纸币 | 第14-16页 |
| (三) 杨增新时期新疆通货膨胀的影响 | 第16-18页 |
| 二、新疆第一次恶性通货膨胀时期 | 第18-29页 |
| (一) 第一次恶性通胀的表现 | 第18-21页 |
| 1. 纸币贬值、物价高涨 | 第18-20页 |
| 2. 人民生活日益贫困 | 第20-21页 |
| (二) 第一次恶性通胀产生的原因 | 第21-27页 |
| 1. 杨增新遗留及军费的增加 | 第22-24页 |
| 2. 税收少及向外国购买军事武器 | 第24页 |
| 3. 马仲英印发纸币 | 第24-25页 |
| 4. 币制的混乱与金氏的横征暴敛 | 第25-26页 |
| 5. 战争破坏与自然灾害 | 第26-27页 |
| (三) 第一次恶性通胀产生的影响 | 第27-29页 |
| 三、新疆通货膨胀的平缓时期 | 第29-41页 |
| (一) 平缓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 第29-32页 |
| (二) 通货膨胀趋于平缓的原因 | 第32-39页 |
| 1. 盛世才政府的努力 | 第32-35页 |
| 2. 苏联的援助 | 第35-37页 |
| 3. 毛泽民等中国共产党人所做出的贡献 | 第37-39页 |
| (三) 平缓时期产生的社会影响 | 第39-41页 |
| 四、新疆第二次恶性通货膨胀时期 | 第41-50页 |
| (一) 第二次恶性通胀的表现 | 第41-44页 |
| 1. 纸币贬值、物价飞涨 | 第41-42页 |
| 2. 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 第42-43页 |
| 3. 大面额纸币的发行 | 第43-44页 |
| (二) 第二次恶性通胀产生的原因 | 第44-47页 |
| 1. 盛世才投靠国民党,经济成果遭到破坏 | 第44-45页 |
| 2. 新币、法币、金圆券的大量发行 | 第45-46页 |
| 3. 战争的爆发与物资的短缺 | 第46-47页 |
| (三) 第二次恶性通胀产生的影响 | 第47-50页 |
| 结语 | 第50-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