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制备与性能表征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 | 第12页 |
·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 | 第12-14页 |
·正极材料 | 第12-13页 |
·负极材料 | 第13-14页 |
·电解液 | 第14页 |
·硅基材料 | 第14-18页 |
·硅负极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硅负极的储锂机理 | 第14-15页 |
·硅负极的技术瓶颈 | 第15-16页 |
·硅负极改善方案 | 第16-18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其内容 | 第18-20页 |
·论文的选题的背景 | 第18-19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2 硅碳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 | 第20-31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硅碳复合材料的相关探究 | 第21-25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1-22页 |
·材料的性能表征 | 第22页 |
·材料的制备 | 第22-25页 |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25-30页 |
·硅碳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 | 第25页 |
·硅源的选择 | 第25-27页 |
·有机碳源的选择 | 第27-28页 |
·探究氧化处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对硅碳复合材料的改进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通过导电剂桥接颗粒来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 第31-45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多孔结构的设计 | 第32页 |
·多孔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技术瓶颈及改进方案 | 第32-34页 |
·多孔硅碳复合材料技术瓶颈: | 第32-33页 |
·技术方案的改进: | 第33-34页 |
·多孔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相关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 第34-39页 |
·原始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34-35页 |
·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第35-37页 |
·电池极片的表征 | 第37-39页 |
·多孔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9-43页 |
·多孔硅碳负极材料常规比例制备电池的性能研究 | 第39-40页 |
·引入0维导电剂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40页 |
·引入1维导电剂的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40-42页 |
·引入导电剂后的容量保持率 | 第42-43页 |
·对1维导电剂优异性能原因的剖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多孔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调制 | 第45-52页 |
·引言 | 第45页 |
·不同尺寸的孔洞的结构的设计 | 第45-46页 |
·硅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及微观结构表征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在学成果研究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