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 ·社会力量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1-14页 |
| ·社会力量概念 | 第12页 |
| ·公共文化服务概念 | 第12页 |
|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概念 | 第12-13页 |
| ·公众参与、协同治理概念 | 第13页 |
| ·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原则 | 第13-14页 |
|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第14-15页 |
| ·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有益探索 | 第14页 |
| ·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和结构的有力举措 | 第14-15页 |
| ·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 第15页 |
| ·是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 | 第15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2 鄞州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探索 | 第17-29页 |
| ·鄞州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条件 | 第18-19页 |
| ·物质基础坚实 | 第18页 |
| ·人文底蕴深厚 | 第18-19页 |
| ·文化自觉强烈 | 第19页 |
| ·鄞州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典型做法 | 第19-24页 |
| ·以民办博物馆群建设为代表的投资建设型 | 第20-21页 |
| ·以“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为代表的活动运作型 | 第21-22页 |
| ·以公共文化设施市场化托管为代表的设施运作型 | 第22-23页 |
| ·以基层业余文化团队为代表的社团服务型 | 第23-24页 |
| ·鄞州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其他做法 | 第24-25页 |
| ·无偿捐赠型 | 第24页 |
| ·设施共享型 | 第24页 |
| ·冠名赞助型 | 第24-25页 |
| ·义工服务型 | 第25页 |
| ·自办分享型 | 第25页 |
| ·鄞州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效特点 | 第25-27页 |
| ·制度体系化 | 第25-26页 |
| ·方式多样化 | 第26页 |
| ·运作专业化 | 第26页 |
| ·参与常态化 | 第26页 |
| ·服务普惠化 | 第26-27页 |
| ·鄞州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经验启示 | 第27-28页 |
| ·唤醒社会责任 | 第27页 |
| ·实现互利共赢 | 第27页 |
| ·形成品牌效应 | 第27-28页 |
| ·鄞州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 ·平台性制约 | 第28页 |
| ·运营性制约 | 第28页 |
| ·评价性制约 | 第28页 |
| ·人才性制约 | 第28-29页 |
| 3 国内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探索 | 第29-32页 |
| ·北京市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 第29页 |
| ·深圳市出台公开招标办法:推进公共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 | 第29-30页 |
| ·浙江台州市“百分之一文化计划”: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投入能力 | 第30页 |
| ·山东青岛市组织项目推介会:开通社会力量参与绿色通道 | 第30-31页 |
| ·江苏南通市“百团义演”:打造民营剧团品牌性平台 | 第31页 |
| ·各地实践的小结及借鉴 | 第31-32页 |
| 4 发达国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探索 | 第32-35页 |
| ·美国的支持性税收政策 | 第32页 |
| ·英国的民间融资手段 | 第32-33页 |
| ·法国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 第33页 |
| ·德国的文化赞助与捐赠 | 第33页 |
| ·日本的民营化公共文化服务管理 | 第33-34页 |
| ·发达国家实践的借鉴 | 第34-35页 |
| 5 鄞州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35-40页 |
| ·鄞州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思路 | 第35页 |
| ·鄞州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 第35-36页 |
| ·坚持公共文化服务健康发展导向与兼顾社会力量参与综合效益相结合 | 第35页 |
| ·坚持引导培育参与主体与创新参与机制相结合 | 第35-36页 |
| ·坚持提升文化服务品质与塑造参与典范相结合 | 第36页 |
| ·坚持拓展参与领域与优化运营水平相结合 | 第36页 |
| ·坚持创新扶持政策与强化监督管理相结合 | 第36页 |
| ·鄞州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36-40页 |
| ·完善一套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激励机制 | 第36-37页 |
| ·建立一套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机制 | 第37-38页 |
| ·搭建一批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载体 | 第38页 |
| ·制定一套社会力量可持续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考评管理体系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