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掘进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机构运行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机构运行状态诊断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6-17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2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故障特性分析及其诊断总体方案确定 | 第20-30页 |
·截割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悬臂式掘进机简介 | 第20-21页 |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机构 | 第21-22页 |
·截割机构主要工作部件的故障特性分析 | 第22-25页 |
·截割头运行故障特性分析 | 第22-23页 |
·减速器运行故障特性分析 | 第23-24页 |
·截割电机故障特性分析 | 第24-25页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5-28页 |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机构状态诊断功能与要求 | 第26页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振动信号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 第30-54页 |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振动信号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30-32页 |
·常用的几种振动信号分析方法简介 | 第30-31页 |
·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的确定 | 第31-32页 |
·Hilbert-Huang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32-37页 |
·EMD分解 | 第33-36页 |
·Hilbert谱分析 | 第36-37页 |
·Hilbert-Huang变换的缺陷 | 第37-39页 |
·端点效应问题 | 第37-38页 |
·模式混淆问题 | 第38-39页 |
·引入屏蔽信号算法研究 | 第39-43页 |
·信号间的相互作用 | 第39-40页 |
·屏蔽信号算法的实现 | 第40页 |
·引入屏蔽信号的EMD方法仿真 | 第40-43页 |
·引入屏蔽信号EMD算法的改进 | 第43-50页 |
·改进方法 | 第43-44页 |
·仿真验证 | 第44-50页 |
·掘进机运行状态信号的特征向量提取 | 第50-51页 |
·特征向量提取 | 第50页 |
·特征提取结果 | 第50-51页 |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机构的振动信号特征提取算法的总体构成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4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机构运行状态的振动诊断策略研究 | 第54-62页 |
·多故障分类器的设计方案 | 第54页 |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54-58页 |
·二分类支持向量机的原理和算法 | 第55-57页 |
·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 第57-58页 |
·多故障分类器的结构设计 | 第58页 |
·故障模型的建立 | 第58-60页 |
·训练、测试样本构造 | 第58-59页 |
·建模过程 | 第59-60页 |
·故障分类器的测试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机构状态诊断模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 第62-80页 |
·系统硬件设计 | 第62-71页 |
·传感器的选择 | 第62-67页 |
·信号采集卡的选择 | 第67-69页 |
·主控机PC的选择 | 第69页 |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 第69-71页 |
·软件设计 | 第71-73页 |
·实验调试 | 第73-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80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80-81页 |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工作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附录 | 第88-92页 |
作者简历 | 第92-9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