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课堂参与现状社会工作介入--以南通市知行小学六年级为例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17-21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知行小学流动儿童课堂参与的现状 | 第21-29页 |
一、知行小学的概况 | 第21页 |
二、流动儿童课堂参与的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三、流动儿童课堂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4页 |
四、影响流动儿童课堂参与的原因 | 第24-29页 |
第三章 流动儿童课堂参与中的社会工作介入 | 第29-47页 |
一、任务中心模式应用小组工作 | 第29-38页 |
二、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介入个案工作 | 第38-47页 |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课堂参与的效果评估 | 第47-51页 |
一、小组工作介入效果的评估 | 第47-50页 |
二、个案工作介入效果的评估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课堂参与的反思 | 第51-55页 |
一、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课堂活动的优势 | 第51页 |
二、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学校的不足和困境 | 第51-52页 |
三、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课堂参与的对策 | 第52-53页 |
四、研究的反思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