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肌肉耐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前言 | 第12-14页 |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4-37页 |
| ·肌肉耐力概述 | 第14-15页 |
| ·肌肉耐力 | 第14页 |
| ·肌肉耐力的分类 | 第14-15页 |
| ·影响肌肉耐力的相关因素 | 第15-19页 |
| ·生理学因素 | 第15-17页 |
| ·体质学因素 | 第17-18页 |
| ·其他 | 第18-19页 |
| ·肌肉耐力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 第19-21页 |
| ·肌肉耐力与心肺功能 | 第19-20页 |
| ·肌肉耐力与肌肉力量 | 第20页 |
| ·肌肉耐力与身体成分 | 第20页 |
| ·肌肉耐力与骨矿含量及骨密度 | 第20-21页 |
| ·肌肉耐力与功能表现 | 第21页 |
| ·测量肌肉耐力的方法 | 第21-30页 |
| ·上肢肌肉耐力 | 第22-25页 |
| ·躯干肌肉耐力 | 第25-28页 |
| ·下肢肌肉耐力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肌肉耐力的肌电图研究进展 | 第30-34页 |
| ·肌电图 | 第30-31页 |
| ·肌电图、肌肉耐力及疲劳间的关系 | 第31页 |
| ·肌电图疲劳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31-34页 |
| ·评价肌肉耐力的方法 | 第34-37页 |
| ·上肢肌肉耐力 | 第34-35页 |
| ·躯干肌肉耐力 | 第35-36页 |
| ·下肢肌肉耐力 | 第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37-51页 |
| ·研究对象 | 第37-38页 |
| ·样本来源 | 第37页 |
| ·样本构成 | 第37-38页 |
| ·研究方法 | 第38-50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38-39页 |
| ·访谈法 | 第39页 |
| ·实验法 | 第39-48页 |
| ·数理统计 | 第48-50页 |
| ·技术路线 | 第50-51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51-83页 |
| ·指标的理论筛选 | 第51-53页 |
| ·指标的第一次筛选 | 第53-55页 |
| ·指标筛选依据 | 第53-55页 |
| ·指标筛选结果 | 第55页 |
| ·肌肉耐力评价指标的第二次筛选和效度检验 | 第55-61页 |
| ·肌肉耐力各指标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 第55-56页 |
| ·肌肉耐力评价指标的肌电分析 | 第56-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指标的信度检验 | 第61-62页 |
| ·指标的客观性检验 | 第62页 |
| ·中老年人全身不同部位肌肉耐力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62-63页 |
| ·中老年人肌肉耐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63-83页 |
| ·百分位数法 | 第63-72页 |
| ·复合累进评分法 | 第72-83页 |
| 5 讨论 | 第83-89页 |
| ·各部位肌肉耐力测试指标的可行性 | 第83-85页 |
| ·指标的有效性研究 | 第83-84页 |
| ·指标的可靠性研究 | 第84页 |
| ·指标的客观性研究 | 第84-85页 |
| ·中老年人肌肉耐力不同部位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85页 |
| ·标准化测试后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85-89页 |
| ·各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 第85-86页 |
| ·综合评价中各指标权重的选择 | 第86页 |
| ·肌肉耐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86-89页 |
| 6 结论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 附录 | 第96-101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