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人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三、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保荐人制度概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保荐人制度的内涵及法律特征 | 第14-16页 |
一、保荐人制度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保荐人制度的法律特征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保荐人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6-18页 |
一、改善投资者的弱势地位 | 第16-17页 |
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 第17页 |
三、提高监管效率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我国证券发行上市制度的历史变革 | 第18-22页 |
一、审批制 | 第18-19页 |
二、通道制 | 第19-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保荐人制度的规定 | 第23-34页 |
第一节 英国保荐人制度 | 第23-26页 |
一、终身的保荐期限 | 第23-24页 |
二、变化性的职责 | 第24-25页 |
三、严格的资质要求 | 第25-26页 |
四、较高的违法成本 | 第26页 |
第二节 马来西亚的接力保荐人制度 | 第26-28页 |
第三节 我国香港地区的保荐人制度 | 第28-33页 |
一、修改保荐人制度的背景 | 第28-29页 |
二、修订后的保荐人制度的主要规定 | 第29-32页 |
三、香港保荐人制度呈现的主要特征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我国保荐人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第34-49页 |
第一节 我国保荐人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34-39页 |
一、保荐人的准入条件 | 第34-36页 |
二、保荐人的任职期限 | 第36页 |
三、保荐人的主要职责 | 第36-38页 |
四、保荐人的法律责任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我国保荐人制度的主要缺陷 | 第39-48页 |
一、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任职资格的缺陷 | 第39-42页 |
二、任职期限过短 | 第42-43页 |
三、责任制度存在的不合理性 | 第43-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我国保荐人制度的完善对策 | 第49-61页 |
第一节 改革保荐人的资格制度 | 第49-52页 |
一、提高保荐人的入市门槛 | 第49-51页 |
二、完善保荐代表人的准入条件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延长保荐人的任职期限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合理划分保荐人职责,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 第53-60页 |
一、细化保荐人与证券监管部门的职责 | 第53-54页 |
二、明确保荐人与保荐代表人的职责 | 第54-55页 |
三、厘清保荐人与发行人的职责 | 第55-56页 |
四、均衡保荐人和其他证券中介机构的职责 | 第56页 |
五、完善保荐人的法律责任制度 | 第56-59页 |
六、建立保荐人风险基金或保险制度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