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超声换能器声场 | 第10-12页 |
·声场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高频超声换能器的响应特性模型及其应用 | 第15-28页 |
·超声换能器响应特性建模方法 | 第15-17页 |
·等效电路法 | 第15页 |
·传输矩阵法 | 第15-16页 |
·有限元法 | 第16-17页 |
·超声换能器等效电路模型 | 第17-24页 |
·压电振子的等效电路 | 第17-21页 |
·背衬与匹配层的等效电路 | 第21-22页 |
·Mason和KLM等效电路 | 第22-24页 |
·换能器对脉冲激励信号的频响函数 | 第24-27页 |
·换能器频响函数模型 | 第24-26页 |
·不同脉冲激励时换能器的响应特性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高频换能器的辐射声场模型及应用 | 第28-47页 |
·超声换能器辐射声场模型 | 第28-34页 |
·瑞利积分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多高斯声束模型的建立 | 第29-34页 |
·声场计算方法简述 | 第34-36页 |
·解析法 | 第34页 |
·声线法 | 第34-35页 |
·声线法数值计算法 | 第35-36页 |
·圆形活塞声源声场的计算 | 第36-42页 |
·瑞利积分模型下的辐射声场 | 第36页 |
·多高斯声束模型下的辐射声场 | 第36-37页 |
·不同模型的声场对比分析 | 第37-39页 |
·换能器参数对声场的影响 | 第39-42页 |
·高频超声换能器声场特性有限元仿真 | 第42-46页 |
·几何模型建立和材料设定 | 第42-43页 |
·网格划分 | 第43页 |
·边界条件和激励信号设定 | 第43-44页 |
·时频域特性计算 | 第44-45页 |
·灵敏度特性计算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基于脉冲回波法的超声测厚模型及应用 | 第47-59页 |
·时间差法超声测厚模型 | 第47-48页 |
·回波信号谱分析模型 | 第48-53页 |
·连续模型 | 第48-50页 |
·弹簧模型 | 第50-53页 |
·测厚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53-56页 |
·换能器轴向分辨力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高频超声显微扫查成像分辨力模型及应用 | 第59-69页 |
·显微扫查的工作方式 | 第59-60页 |
·扫查成像的基本原理 | 第60-62页 |
·超声显微镜的分辨率模型 | 第62-65页 |
·瑞利准则(Rayleigh criterion) | 第62-63页 |
·斯派罗准则(Sparrow criterion) | 第63页 |
·提高分辨力方法 | 第63-65页 |
·高频换能器扫查成像的分辨力影响因素 | 第65-68页 |
·显微成像的组成 | 第65-66页 |
·扫查速度 | 第66-67页 |
·扫查间距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高频超声显微扫查系统及实验分析 | 第69-83页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69-70页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70-74页 |
·运动控制系统 | 第70-72页 |
·超声激励与接收装置 | 第72-73页 |
·高频聚焦换能器 | 第73-74页 |
·系统软件功能 | 第74-79页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75-76页 |
·运动控制模块 | 第76-77页 |
·显微扫查模块 | 第77页 |
·数据后处理模块 | 第77-79页 |
·高频超声显微C扫成像实验分析 | 第79-81页 |
·图像测量软件 | 第79-80页 |
·显微C扫成像测量实验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本文总结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 多元高斯函数叠加系数 (N=15) | 第89-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