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9页 |
| ·背景及意义 | 第7-10页 |
| ·子午线轮胎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 ·轮胎分析理论的发展 | 第11-13页 |
| ·轮胎有限元结构性能分析的现状 | 第13-17页 |
| ·本文意义及工作内容 | 第17-19页 |
| 2 轮胎有限元分析有关非线性理论介绍 | 第19-31页 |
| ·橡胶超弹性材料的非线性及本构模型 | 第19-21页 |
| ·基于分子统计学理论的本构模型 | 第19页 |
| ·基于唯象理论的本构模型 | 第19-21页 |
| ·接触非线性问题及轮胎模型中相关控制 | 第21-25页 |
| ·接触非线性算法 | 第21-23页 |
| ·接触属性 | 第23-24页 |
| ·定义接触行为 | 第24-25页 |
|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 | 第25-29页 |
| ·Abaqus/standard中非线性问题的解法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轮胎结构静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46页 |
| ·轮胎几何结构处理及网格划分 | 第31-36页 |
| ·橡胶材料特性实验 | 第36-41页 |
| ·骨架材料实验及表征 | 第41-43页 |
| ·工况及边界条件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4 静载荷下轮胎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46-71页 |
| ·轮胎静力学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46-53页 |
| ·实验设备简介 | 第46-47页 |
| ·充气外轮廓对比 | 第47-48页 |
| ·接地参数对比 | 第48-51页 |
| ·载荷-下沉量对比 | 第51-53页 |
| ·骨架部分静力学性能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62页 |
| ·钢丝圈应力分析 | 第55-56页 |
| ·胎体帘线应力分析 | 第56-58页 |
| ·带束层帘线应力分析 | 第58-62页 |
| ·橡胶部分静力学性能计算结果分析 | 第62-69页 |
| ·胎圈部位应力分布 | 第64-67页 |
| ·胎肩部位应力分布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5 静载荷下轮胎结构危险区域的判据 | 第71-79页 |
| ·胎圈危险区域应力场差值分析 | 第71-74页 |
| ·胎肩危险区域应力场差值分析 | 第74-75页 |
| ·周向应力场差值分析应用举例 | 第75-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6 总结及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个人简介 | 第84-85页 |
| 导师简介 | 第85-86页 |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