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武术的美学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中国传统武术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武术美学研究现状考察 | 第11-13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2 作为术和艺的武术文化 | 第14-22页 |
·武作为“术”的文化考释 | 第14-17页 |
·武术的起源 | 第14页 |
·武术的历史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中国武术的学理渊源 | 第15-17页 |
·武术的四种功能:实战、养生、伦理和审美 | 第17-20页 |
·实战 | 第17页 |
·养生 | 第17-18页 |
·伦理 | 第18-19页 |
·审美 | 第19-20页 |
·武术作为一种艺术:技、欲、道的游戏 | 第20-22页 |
·欲望 | 第20页 |
·技艺 | 第20-21页 |
·大道 | 第21-22页 |
3 传统武术的技艺审美 | 第22-33页 |
·技法“自然”:纯阳拳的动作特征分析 | 第22-24页 |
·动物仿生 | 第22-23页 |
·再现生活场景 | 第23-24页 |
·自然仿生 | 第24页 |
·拳诀和拳谱 | 第24-28页 |
·拳诀 | 第24-26页 |
·拳谱 | 第26-28页 |
·舞武同源以及相互渗透 | 第28-30页 |
·字面考证“舞”与“武”之间的关系 | 第28-29页 |
·“舞”对“武”的艺术化影响 | 第29页 |
·纯阳拳中的武与舞 | 第29-30页 |
·武术套路的艺术化 | 第30-33页 |
·套路是武术发展的高级阶段 | 第30页 |
·形式美和意蕴美 | 第30-31页 |
·套路演练的意象审美 | 第31-33页 |
4 传统武术的武学身体观 | 第33-43页 |
·武术身体观与道教内丹学 | 第33-39页 |
·身体是武术的物质媒介 | 第33页 |
·武术:身体的展现场所 | 第33-35页 |
·身体意识和身体的整体性存在 | 第35-36页 |
·内丹术及身体体验 | 第36-38页 |
·以身体为载体:技法与功法的相互转化 | 第38-39页 |
·传统武术的生命体验和审美直觉的关联 | 第39-43页 |
·武术内力和境界体验 | 第39-40页 |
·“无功利”的审美直觉 | 第40-43页 |
5 传统武术的生命精神:精气形神的内在统一 | 第43-51页 |
·“气”为媒 | 第43-45页 |
·气与人的关系 | 第43页 |
·武与气之法理 | 第43-45页 |
·形神兼备:“程式化”与气韵生动 | 第45-46页 |
·形与神的程式化:规范和超越 | 第45-46页 |
·形与神的和谐统一:气韵生动 | 第46页 |
·悟道:从有限到无限 | 第46-48页 |
·天道:阴阳有无 | 第47页 |
·人道:性情志趣 | 第47-48页 |
·大众文化:传统武术的当代生命精神的下落 | 第48-51页 |
·武术与影视文化 | 第48页 |
·传统武术与文学作品 | 第48-49页 |
·对休闲娱乐的影响 | 第49-51页 |
6 结语:走向大众 | 第51-54页 |
·竞技武术成为主流 | 第51-52页 |
·从技击到养生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