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层次灰色聚类模型的河流健康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河流健康的内涵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国外河流健康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国内河流健康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7-19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论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9-30页 |
·指标体系的概述 | 第19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 第19-20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 | 第19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19-20页 |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 第20-21页 |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的表征 | 第21-27页 |
·水文情势 | 第21-22页 |
·河流结构 | 第22-23页 |
·水环境 | 第23-25页 |
·水生生物 | 第25-26页 |
·社会服务 | 第26-27页 |
·河流健康评价标准 | 第27-28页 |
·河流健康等级的划分 | 第27-28页 |
·指标标准的说明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多层次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的研究 | 第30-45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30-34页 |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 第30-32页 |
·灰色聚类法的基本原理 | 第32-34页 |
·构建河流健康多层次灰色聚类评价模型 | 第34-35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35-41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6-38页 |
·熵权法 | 第38-39页 |
·组合权重法 | 第39-41页 |
·运用灰色聚类法进行综合评价 | 第41-43页 |
·聚类灰类的确定 | 第41-42页 |
·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建立 | 第42-43页 |
·综合聚类系数的计算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实例分析 | 第45-72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45-46页 |
·流域结构形态概况 | 第45-46页 |
·流域资源概况 | 第46页 |
·指标数据的来源及计算 | 第46-54页 |
·指标数据的来源 | 第46-47页 |
·指标数据的计算 | 第47-54页 |
·模型实例的应用 | 第54-61页 |
·聚类灰类的确定 | 第54-55页 |
·权重的计算 | 第55-60页 |
·灰色聚类法评价 | 第60-61页 |
·实例的结果分析 | 第61-68页 |
·权重的分析 | 第61-63页 |
·綦江河流域河流健康状况分析 | 第63-68页 |
·实例评估的相关建议 | 第68-71页 |
·科学合理规划水工程 | 第68-69页 |
·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 | 第69-70页 |
·加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 第70-71页 |
·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论文的结论 | 第72页 |
·论文的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图目录 | 第79-80页 |
表目录 | 第80-82页 |
附录 | 第82-8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3页 |
一、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
二、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