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引言 | 第13页 |
·管材弯曲的基础理论与弯曲工艺 | 第13-18页 |
·管材弯曲的变形特点 | 第13-14页 |
·管材弯曲的常用工艺 | 第14-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管材弯曲成形过程的理论研究 | 第18-20页 |
·管材弯曲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 第20-21页 |
·薄壁及超薄壁管材弯曲成形过程的试验研究 | 第21-2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3-2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6061铝合金管材成形性能及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 第25-41页 |
·引言 | 第25页 |
·材料基本力学性参数的测试与计算 | 第25-31页 |
·典型金属材料的选择 | 第25-26页 |
·单向拉伸试验和基本力学性能参数 | 第26-31页 |
·材料均匀塑性变形过程本构关系的确立 | 第31-36页 |
·有限元模拟中的塑性本构关系 | 第31-32页 |
·应变强化指数n | 第32页 |
·不同本构方程的拟合及关键参数计算 | 第32-36页 |
·材料的塑性应变比r值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管材成形性能的自适应有限元求解系统 | 第41-57页 |
·引言 | 第41页 |
·管材成形性能测试方法 | 第41-44页 |
·弧形试样展平拉伸测试方法 | 第41-42页 |
·整管拉伸测试方法 | 第42页 |
·环向试样拉伸测试方法 | 第42-44页 |
·管材胀形过程的理论分析 | 第44-48页 |
·管材胀形过程的塑性理论 | 第44-45页 |
·管材胀形过程理论推导 | 第45-48页 |
·自适应有限元求解系统方案设计 | 第48-51页 |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 第48页 |
·系统结构 | 第48-51页 |
·薄壁管成形性能参数求解 | 第51-56页 |
·初步求解薄壁管成形性能参数 | 第51-54页 |
·迭代求解薄壁管成形性能参数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6061铝合金超薄壁弯管的充液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 第57-75页 |
·引言 | 第57-58页 |
·DYNAFORM介绍 | 第57页 |
·管材成形质量控制标准 | 第57-58页 |
·超薄壁管充液压弯的有限元模型 | 第58-60页 |
·超薄壁管充液压弯模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70页 |
·有无填充物对管材压弯成形形状的影响 | 第60-61页 |
·有无约束作用对管材充液压弯后褶皱程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不同的热处理状态对管材充液压弯成形极限的影响 | 第62-63页 |
·充液压力对管材充液压弯后截面畸变程度的影响 | 第63-65页 |
·加载方式对管材充液压弯后壁厚分布的影响 | 第65-68页 |
·压弯间距对管材充液压弯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管材壁厚对管材充液压弯成形极限的影响 | 第69-70页 |
·超薄壁管充液压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结果 | 第70-73页 |
·管材截面畸变分析 | 第70-72页 |
·管材减薄率分析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6061铝合金超薄壁弯管的充液压弯成形试验研究 | 第75-89页 |
·引言 | 第75页 |
·管端密封装置及压弯模具 | 第75-78页 |
·管端密封装置 | 第75-77页 |
·压弯模具 | 第77-78页 |
·相关试验设备及测量方法 | 第78-81页 |
·试验设备 | 第78-80页 |
·测试方法与仪器 | 第80-81页 |
·充液压弯试验及其改进措施 | 第81-85页 |
·试验方案 | 第81页 |
·不同填充物的效果 | 第81-82页 |
·失稳起皱 | 第82-83页 |
·截面畸变与压痕 | 第83-84页 |
·拉裂与回弹 | 第84-85页 |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 | 第85-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