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沥青改性石油沥青机理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意义 | 第9-19页 |
| ·引言 | 第9页 |
| ·煤沥青 | 第9-16页 |
| ·煤沥青的组成 | 第9-11页 |
| ·煤沥青的分类 | 第11页 |
| ·煤沥青的应用 | 第11-13页 |
| ·煤沥青作为筑路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选题及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 ·选题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实验及分析测试方法 | 第19-23页 |
| ·实验原料 | 第19页 |
| ·石油沥青的选取 | 第19页 |
| ·煤沥青的选取 | 第19页 |
| ·添加剂的选取 | 第19-20页 |
| ·其他化学试剂 | 第20页 |
| ·测试仪器及设备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 ·混合沥青样品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 ·沥青族组成分析 | 第21页 |
| ·软化点的测定 | 第21页 |
| ·针入度的测定 | 第21-22页 |
| ·延度的测定 | 第22页 |
| ·抗老化性能的测定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煤沥青对混合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23-35页 |
| ·实验 | 第23页 |
| ·实验原料 | 第23页 |
| ·改性沥青的制备 | 第23页 |
| ·改性沥青性能评价方法 | 第2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4页 |
| ·煤沥青对混合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 第23-26页 |
| ·煤沥青对混合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 ·煤沥青对混合沥青延展度的影响 | 第27-30页 |
| ·混合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 第30-32页 |
| ·煤沥青不同组分对石油沥青的改性作用 | 第32-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混合沥青的几种分析方法及结合模型的研究 | 第35-49页 |
| ·简单计算法 | 第35-36页 |
| ·族组成分析法 | 第36-38页 |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 第38-43页 |
|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的结合模型 | 第43-45页 |
| ·化学助剂对混合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9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展望与不足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致谢 | 第57-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