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锦2-19-8块大凌河油层综合地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4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0页
   ·本文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和研究思路第10-14页
第一章 地层及构造特征第14-24页
   ·中生界(Mz)第14页
   ·下第三系(E)第14-16页
     ·房身泡组(E1-2f)第14页
     ·沙河街组(E2-3S)第14-16页
     ·东营组(E3d)第16页
   ·上第三系馆陶组第16-17页
     ·建立三维地震工区第16-17页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及层位标定第17页
   ·地震解释方法第17页
   ·断层与层面的解释第17-19页
   ·断裂特征第19-21页
     ·断层确定的依据第19-20页
     ·断层组合关系第20-21页
     ·断层要素第21页
   ·形变构造特征第21-22页
   ·构造发育史第22-24页
第二章 储层特征第24-36页
   ·沉积环境与演化第24-26页
     ·化阶段划分第24-25页
     ·环境演化特征第25-26页
   ·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沉积特征第26-29页
     ·主要沉积相类型及基本特征第26-28页
     ·特殊环境标志第28-29页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29-31页
     ·砂岩产状及平面展布特征第29-30页
     ·岩石学特征第30-31页
   ·成岩作用第31-33页
     ·机械压实作用第32-33页
     ·胶结作用第33页
     ·溶蚀作用第33页
   ·储集性能第33-36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34页
     ·影响砂岩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第34-36页
第三章 油气藏分布特点及控制因素第36-41页
   ·油气藏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第36-37页
     ·具有发育良好的储层条件第36页
     ·盖层条件优越第36页
     ·有利于隐蔽圈闭的形成第36-37页
     ·断块发育第37页
   ·油气藏形成条件第37-39页
     ·油气分布特点第37-38页
     ·油气藏形成条件第38-39页
   ·油气藏形成的控制因素第39-41页
     ·断裂为主要控制因素第39-40页
     ·储层对油藏的控制作用第40页
     ·油源条件对成藏的影响第40-41页
第四章 圈闭评价及井位部署建议第41-47页
   ·圈闭类型第41-42页
     ·断块圈闭第41页
     ·断鼻或半背斜圈闭第41页
     ·岩性—构造圈闭第41-42页
   ·圈闭评价第42-43页
   ·井位部署建议第43-47页
     ·锦2-19-8圈闭井位部署第43-44页
     ·锦41北圈闭井位部署第44-45页
     ·锦85圈闭井位部署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摘要第52-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河滩海海南—月东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预测
下一篇:喇北北块萨Ⅱ组成因单砂体解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