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属性分析在大庆长垣北二西区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11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地震属性及其提取 | 第13-29页 |
·地震属性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地震属性分类 | 第13-17页 |
·地震属性的物理意义 | 第17-19页 |
·地震属性提取方法 | 第19-20页 |
·地震资料解释 | 第20-26页 |
·工区概况 | 第20-21页 |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第21页 |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第21-22页 |
·构造解释 | 第22-26页 |
·研究区地震属性提取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地震属性优选 | 第29-37页 |
·地震属性标准化 | 第29-30页 |
·地震属性优选 | 第30-37页 |
·地震属性优选方法概述 | 第30页 |
·聚类分析法 | 第30-33页 |
·研究区地震属性优选 | 第33-37页 |
第四章 地震属性储层预测 | 第37-60页 |
·储层预测方法 | 第37-38页 |
·地震属性标定 | 第37页 |
·储层参数与地震属性关系的建立 | 第37-38页 |
·储层砂体厚度预测 | 第38-44页 |
·储层孔隙度预测 | 第44-50页 |
·地震相分析 | 第50-57页 |
·Stratimagic软件划分地震相的原理 | 第50-51页 |
·研究区地震相划分 | 第51-57页 |
·有利储层分析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76页 |
论文摘要 | 第76-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