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林火论文

小兴安岭2003年森林火灾碳排放估算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3页
   ·引言第8-9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9-11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9-10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0-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2 研究区域概况第13-16页
   ·地质地貌第13页
   ·气候条件第13-14页
   ·土壤条件第14页
   ·植被状况第14-15页
   ·火灾历史第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3 研究方法第16-24页
   ·数据源及遥感图像简介第16-17页
     ·数据源第16页
     ·遥感图像简介第16-17页
   ·遥感数据的处理第17-18页
     ·波段融合第17-18页
     ·NDVI计算第18页
     ·云区域计算第18页
   ·过火面积及火烧等级划分第18-19页
     ·过火面积提取第18-19页
     ·火烧等级划分第19页
   ·可燃物类型划分第19页
   ·标准地设置第19-21页
   ·其他数据第21-22页
     ·各林型不同组分可燃物载量第21页
     ·燃烧效率估测第21-22页
     ·排放因子第22页
   ·碳排放计量模型第22-23页
     ·森林火灾碳排放量计量方法第22页
     ·含碳气体排放量计量方法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4-37页
   ·小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第24-26页
     ·林火次数年际变化第24-25页
     ·林火面积年际变化第25页
     ·林火季节变化第25-26页
   ·过火面积及火烧等级划分第26-27页
     ·基于遥感数据的过火面积提取第26页
     ·火烧等级划分第26-27页
   ·不同火烧等级各林型过火面积第27-28页
   ·不同火强度下的燃烧效率第28-29页
   ·森林火灾消耗生物量估算第29-30页
   ·森林火灾碳排放量估算第30-32页
     ·各林型不同组分的可燃物燃烧碳排放量第30-31页
     ·单位森林火灾面积碳排放量第31-32页
   ·排放因子第32-33页
   ·含碳气体排放量第33-36页
     ·各林型不同组分的可燃物燃烧所排放的主要含碳气体量第33-34页
     ·单位森林火灾面积释放的CO_2、CO和C_xH_y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结论与讨论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5页
附录第45-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兴安岭塔河县森林火灾面积演变特征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庆安县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及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