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改善民生的基本理论 | 第14-18页 |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 改善民生的内涵 | 第15-16页 |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改善民生的相互关系 | 第16-18页 |
二、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二) 指导思想 | 第20-21页 |
(三) 思想渊源 | 第21-23页 |
三、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 第23-27页 |
(一) 是当前经济稳中求进的必然趋势 | 第23-24页 |
(二) 有利于拉动内需 | 第24-25页 |
(三) 是有效增加人民收入的方法途径 | 第25页 |
(四)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 第25-27页 |
四、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缺陷及其成因 | 第27-31页 |
(一)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对民生的不利影响 | 第27-28页 |
(二)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缺陷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五、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 第31-36页 |
(一) 经济发展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 第31-32页 |
(二) 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着力关注民生 | 第32-33页 |
(三) 在经济发展动力上坚持着力拉动内需改善民生 | 第33-36页 |
六、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 第36-42页 |
(一)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大对与改善民生相关产业的投资 | 第36-38页 |
(二) 加大区域战略转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 第38页 |
(三)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较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 第38-39页 |
(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第39-40页 |
(五) 制定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 | 第40-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