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7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传统自由基聚合 | 第10-11页 |
| ·活性可控聚合 | 第11-12页 |
| ·引发转移终止剂可控自由基聚合(iniferter) | 第12-13页 |
| ·热引发转移终止剂 | 第13页 |
| ·光引发转移终止剂 | 第13页 |
| ·稳定自由基聚合(SFRP) | 第13-14页 |
| ·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聚合(RAFT) | 第14-15页 |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第15-25页 |
| ·ATRP 原理 | 第15-16页 |
| ·ATRP 研究进展 | 第16-25页 |
| ·课题研究意义及思路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淀粉-g-聚丙烯酸叔丁酯共聚物的制备 | 第27-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 ·实验主要原料及试剂 | 第27页 |
|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 ·原料及试剂纯化 | 第28页 |
| ·淀粉大分子引发剂(Strach-Br)的合成过程 | 第28-29页 |
| ·淀粉-g-聚丙烯酸叔丁酯共聚物(Starch-g-PtBA)的合成过程 | 第29-31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31-32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页 |
| ·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 | 第32页 |
| ·热重分析(TG)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4页 |
| ·淀粉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 | 第32-37页 |
| ·Starch-g-PtBA 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 第37-39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39-42页 |
| ·反应最佳条件探索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三章 pH 敏感型水凝胶制备及性能 | 第46-56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 ·实验试剂 | 第46页 |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46-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 ·Starch-g-PAA 水凝胶的制备 | 第47页 |
| ·水凝胶平衡溶胀度的测定 | 第47-48页 |
| ·水凝胶的载药 | 第48-49页 |
| ·布洛芬的体外缓释 | 第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 ·接枝率对水凝胶溶胀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 ·离子强度对水凝胶溶胀的影响 | 第50-51页 |
| ·pH 值对水凝胶溶胀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水凝胶对布洛芬的药物释放行为测试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四章 pH 敏感型水凝胶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 第56-68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 ·实验试剂 | 第56-57页 |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57页 |
| ·实验方法 | 第57-60页 |
| ·Starch-g-PAA 微球的制备 | 第57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57-58页 |
| ·红外谱图 | 第58页 |
| ·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 | 第58页 |
| ·溶胀度的测定 | 第58页 |
| ·扫描电镜(SEM) | 第58页 |
| ·布洛芬的装载 | 第58-59页 |
| ·微球载药量的测定 | 第59页 |
| ·载药微球的体外缓释 | 第59-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6页 |
| ·Strach-g-PAA 微球的红外谱图 | 第60-61页 |
| ·Starch-g-PAA 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 | 第61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61-63页 |
| ·Starch-g-PAA 微球的电镜图片 | 第63-64页 |
| ·pH 对 Starch-g-PAA 微球溶胀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 ·pH 对微球释药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 ·接枝率对微球释药性能的影响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