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上市公司财务丑闻与股权结构相关性的基础理论 | 第10-17页 |
(一)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 | 第10-12页 |
1、两权分离理论 | 第10-11页 |
2、委托代理理论 | 第11页 |
3、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1-12页 |
(二) 上市公司财务丑闻概述 | 第12-15页 |
1、上市公司财务丑闻的内涵 | 第12-13页 |
2、上市公司财务丑闻的主要形式 | 第13-15页 |
(三) 股权结构概述 | 第15-17页 |
1、股权结构概念 | 第15-16页 |
2、股权结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丑闻表现形式及其与股权结构的关系 | 第17-26页 |
(一)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丑闻的表现形式 | 第17-20页 |
1、利用关联交易 | 第17-19页 |
2、虚构经济业务和交易事项 | 第19页 |
3、利用非经常性收益 | 第19-20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 | 第20-23页 |
1、大部分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处于控股地位 | 第22-23页 |
2、第二大股东股权制衡作用有限,但较前几年有一定增强 | 第23页 |
(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丑闻的表现形式与股权结构的关系 | 第23-26页 |
三、不同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财务丑闻表现形式及其启示 | 第26-42页 |
(一) 英美上市公司财务丑闻表现形式及其与股权结构的关系 | 第26-32页 |
1、英美上市公司财务丑闻表现形式 | 第26-28页 |
2、英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 | 第28-30页 |
3、英美上市公司财务丑闻与股权结构的关系 | 第30-32页 |
(二) 德日上市公司财务丑闻表现形式及其与股权结构的关系 | 第32-34页 |
1、德日上市公司财务丑闻表现形式 | 第32页 |
2、德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 | 第32-33页 |
3、德日上市公司财务丑闻与股权结构的关系 | 第33-34页 |
(三) 不同股权结构下财务丑闻呈现不同形式的启示 | 第34-42页 |
1、不同股权结构的比较 | 第34-38页 |
2、最佳股权结构模式 | 第38-40页 |
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展的新趋势 | 第40-42页 |
四、从遏制财务丑闻角度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转型方向 | 第42-45页 |
(一)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转型方向 | 第42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转型思路 | 第42-45页 |
1、维持大股东适度的持股比例 | 第42-43页 |
2、保证若干股东较强的股权制衡能力 | 第43页 |
3、推动国有股最大限度的退出 | 第43-44页 |
4、建立健全中小股东保护的法律法规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