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9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9-20页 |
前言 | 第20-23页 |
技术路路线 | 第23-24页 |
实验一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第24-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实验结果 | 第27-31页 |
讨论 | 第31-34页 |
实验小结 | 第34-35页 |
实验二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血清 BGP、TRACP 含量及补肾复方的调节作用 | 第35-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2页 |
实验小结 | 第42-43页 |
实验三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下丘脑、肾、股骨BMP2、SMAD1 的 mRNA、蛋白表达及补肾复方的调节作用 | 第43-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50页 |
实验结果 | 第50-59页 |
讨论 | 第59-62页 |
实验小结 | 第62-63页 |
实验四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下丘脑、肾、股骨 RUNX2、OSX 的 mRNA、蛋白表达及补肾复方的调节作用 | 第63-7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3-65页 |
实验结果 | 第65-77页 |
讨论 | 第77页 |
实验小结 | 第77-78页 |
实验五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下丘脑、肾、股骨 MEK1、ERK2 的 mRNA、蛋白表达及补肾复方的调节作用 | 第78-9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0页 |
实验结果 | 第80-89页 |
讨论 | 第89-92页 |
实验小结 | 第92-93页 |
结论 | 第93-94页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94-95页 |
附件 | 第95-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8页 |
附录 | 第108-128页 |
综述一 | 第108-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7页 |
综述二 | 第11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8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个人简历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