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山区地震救援的军用飞行汽车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飞行汽车的特点及作用 | 第11-12页 |
·国内外军用飞行汽车(飞行军车)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飞行军车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飞行汽车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军用震后救援飞行汽车的目的 | 第14-17页 |
·飞行汽车民用的局限性 | 第14-15页 |
·选择军用飞行汽车的优势 | 第15-16页 |
·我国军队救援的使命与特点 | 第16页 |
·山区地震救援暴露出问题 | 第16-17页 |
·研究军用震后救援飞行汽车的意义 | 第17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山区地震救援与军用飞行汽车阐述 | 第19-28页 |
·地震灾害与军队救援 | 第19-21页 |
·地震灾害 | 第19页 |
·地震灾害的特点 | 第19页 |
·军队进入灾区救援方式 | 第19-21页 |
·山区地震救援限制 | 第21-25页 |
·山区特点 | 第21-23页 |
·徒步的限制 | 第23页 |
·军用越野车的限制 | 第23-24页 |
·直升机的限制 | 第24-25页 |
·救援交通工具新要求 | 第25-26页 |
·军用飞行汽车在山区地震救援上的优势 | 第26-28页 |
·飞行军车相比军用越野车优势 | 第26页 |
·飞行军车相比军用直升机优势 | 第26-28页 |
第3章 军用震后救援飞行汽车设计定位 | 第28-43页 |
·军用震后救援飞行汽车功能需求定位 | 第28-36页 |
·设计形式与功能高度结合 | 第28-29页 |
·主要功能需求决定外形 | 第29-31页 |
·不同飞行原理决定外形 | 第31-35页 |
·功能需求定位决定整体外形 | 第35-36页 |
·军用震后救援飞行汽车文化需求定位 | 第36-41页 |
·产品语义与符号概述 | 第36页 |
·设计符号与汽车文化应用 | 第36-39页 |
·飞行军车承载我军文化特点 | 第39-41页 |
·文化需求定位决定局部细节 | 第41页 |
·总结最终造型设计定位 | 第41-43页 |
第4章 军用震后救援飞行汽车设计探求 | 第43-51页 |
·军用条件描述 | 第43页 |
·速度和飞行高度分析 | 第43-44页 |
·动力装置分析 | 第44-46页 |
·重心及基本数据估算 | 第46-48页 |
·安全性能分析 | 第48页 |
·操作界面分析 | 第48-49页 |
·色彩选用依据 | 第49-50页 |
·材料分析 | 第50-51页 |
第5章 军用震后救援飞行汽车设计实践 | 第51-63页 |
·定位设计风格 | 第51-53页 |
·造型元素提取 | 第53-54页 |
·气动布局方案分析 | 第54-59页 |
·倾转旋翼式设计方案 | 第54-56页 |
·共轴双旋翼式方案 | 第56-58页 |
·固定翼式常规布局设计方案 | 第58-59页 |
·最终方案评审 | 第59-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