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 系统方法 | 第12-13页 |
2. 过程方法 | 第13页 |
3. 比较分析法 | 第13页 |
4.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第13页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二、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及其历史沿革 | 第18-26页 |
(一) 农村土地制度的理论界定与功能 | 第18-19页 |
1. 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的理论界定 | 第18-19页 |
2.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功能 | 第19页 |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 第19-24页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土地改革(1949 年——1953 年) | 第20-22页 |
2. 经济形势好转后的农村土地制度二次调整(1953 年——1978 年) | 第22页 |
3. 转移经济重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年——1992 年) | 第22-23页 |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1992 年——今) | 第23-24页 |
(三) 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农村土地制度的要求 | 第24-26页 |
1. 明晰、完善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第24-25页 |
2. 规范、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第25页 |
3. 科学、合理的农村土地规划制度 | 第25页 |
4. 健康、健全的农村土地征地补偿制度 | 第25-26页 |
5. 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的农村土地制度 | 第26页 |
三、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26-33页 |
(一)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 | 第26-30页 |
1.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第27页 |
2. 现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第27-28页 |
3. 现行农村土地规划制度 | 第28-29页 |
4. 现行农村土地征地补偿制度 | 第29页 |
5. 现行耕地保护制度及生态补偿制度 | 第29-30页 |
(二)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 | 第30-31页 |
2.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问题 | 第31-32页 |
3. 征地制度使农民权益受损 | 第32页 |
4. 农村土地资源紧缺与耕地破坏、土地浪费的矛盾问题 | 第32-33页 |
四、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思考 | 第33-38页 |
(一) 优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第33-34页 |
(二)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第34-35页 |
(三) 改革征地补偿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市场 | 第35-36页 |
(四)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保护农村土地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