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菌悬乳剂研制及其对玉米螟防治初探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 ·白僵菌概述 | 第9-13页 |
| ·白僵菌分类 | 第9页 |
| ·白僵菌一般生物学特性 | 第9-10页 |
| ·白僵菌应用 | 第10-12页 |
| ·白僵菌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生防真菌剂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白僵菌孢子粉制备及室内生物测定 | 第17-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 ·供试培养基 | 第17页 |
|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 ·孢子粉制备方法 | 第17页 |
| ·孢子计数方法 | 第17-18页 |
| ·白僵菌孢子萌发率检测方法 | 第18页 |
| ·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 第18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1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0页 |
| ·含孢量测定结果 | 第18-19页 |
| ·萌发率测定结果 | 第19页 |
| ·室内生物测定结果 | 第19-20页 |
| ·讨论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白僵菌剂型研制 | 第21-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 ·供试化学药品 | 第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 ·助剂对白僵菌孢子影响测定方法 | 第21页 |
| ·悬浮率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 ·乳化效果测定方法 | 第22页 |
| ·粘度测定方法 | 第22页 |
| ·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 第22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9页 |
| ·助剂对白僵菌孢子影响测定结果 | 第22-24页 |
| ·各种助剂配伍实验结果 | 第24-25页 |
| ·白僵菌悬乳剂配方确定 | 第25-26页 |
| ·悬乳剂对白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26-27页 |
| ·白僵菌孢子粉悬乳剂对玉米螟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27-29页 |
| ·讨论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白僵菌田间玉米螟防治 | 第31-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供试培养基 | 第31页 |
|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 ·实验地设置 | 第31页 |
| ·田间防治调查方法 | 第31页 |
| ·田间白僵菌种群密度动态调查方法 | 第31-32页 |
| ·田间白僵菌种群密度动态调查取样方法 | 第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 ·田间白僵菌防效结果 | 第32-33页 |
| ·不同剂型施菌区不同部位白僵菌种群动态 | 第33-35页 |
| ·不同剂型施菌区不同时间白僵菌种群动态 | 第35-36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36-38页 |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8-40页 |
| ·白僵菌孢子粉的制备 | 第38页 |
| ·白僵菌剂型研制 | 第38-39页 |
| ·白僵菌田间防治 | 第39页 |
| ·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作者简历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