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3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甲壳动物的免疫防御机制概述 | 第13-19页 |
·屏障作用 | 第14页 |
·滤过作用 | 第14-15页 |
·细胞免疫 | 第15-16页 |
·细胞吞噬作用 | 第15-16页 |
·细胞包囊作用 | 第16页 |
·细胞结节作用 | 第16页 |
·体液免疫 | 第16-19页 |
·凝集素 | 第17-18页 |
·酚氧化酶原(proPO)系统 | 第18-19页 |
·抗菌肽 | 第19页 |
·对虾细胞免疫相关因子 | 第19-23页 |
·细胞吞噬作用 | 第20-21页 |
·Rab | 第20-21页 |
·Ran 蛋白 | 第21页 |
·ADP 糖基化因子 | 第21页 |
·细胞凋亡 | 第21-22页 |
·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微囊藻毒素 MC-LR 对凡纳滨对虾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23-4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3-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注射微囊藻毒素浓度的确定 | 第24页 |
·微囊藻毒素注射 | 第24页 |
·RNA 提取及检验 | 第24-25页 |
·EST 测序及分析 | 第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7页 |
·测序数据质量剪切及统计 | 第25-26页 |
·EST 拼接及 unigenes 的注释结果 | 第26-28页 |
·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转录组注释分析 | 第28-29页 |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第29-31页 |
·基因表达模式聚类 | 第31-32页 |
·显著性富集分析 | 第32-37页 |
·GO 显著性富集分析 | 第32-34页 |
·KEGG 显著性富集分析 | 第34-37页 |
·讨论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微囊藻毒素诱导凡纳滨对虾细胞凋亡现象的研究 | 第40-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注射微囊藻毒素浓度的确定 | 第41页 |
·微囊藻毒素注射 | 第41页 |
·提取肝胰腺细胞 | 第41-42页 |
·血细胞提取 | 第42页 |
·台盼蓝染色并细胞计数 | 第42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第42页 |
·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凋亡现象 | 第42-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血细胞计数结果 | 第43页 |
·PI 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 第43-45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 第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