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稀土原子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原子自电离态衰变 BR 的研究概况以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VMI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第13-20页 |
·VMI 实验装置 | 第13-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激光共振电离光谱技术 | 第17-19页 |
·VMI 技术的发展与成像原理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理论方法 | 第20-24页 |
·有效量子数及量子亏损的计算 | 第20页 |
·选择定则 | 第20-21页 |
·反 Abel 变换 | 第21-24页 |
第四章 Eu 原子 4f~76p_(1/2)(J = 3,4)6d 自电离态的光谱分析 | 第24-32页 |
·自电离态的组态相互作用的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实验激发路径的选择 | 第25-32页 |
·Eu 原子的第一激发态的光谱采集 | 第25-26页 |
·Eu 原子 4f76s6d 不同 Rydberg 态的光谱 | 第26-28页 |
·Eu 原子 4f~76p_(1/2)(J=3,4)6d 自电离态的光谱 | 第28-30页 |
·Eu 原子 4f~76p_(1/2)(J=3,4)7d 自电离态的光谱 | 第30-32页 |
第五章 VMI 影像的优化和定标 | 第32-40页 |
·电子透镜系统的优化 | 第32-34页 |
·VMI 影像的优化 | 第34-38页 |
·VMI 影像的定标 | 第38-40页 |
第六章 用 VMI 研究 Eu 原子 4f~76p_(1/2)(J = 3,4)6d 自电离衰变的分支比 | 第40-52页 |
·用 VMI 研究 Eu 原子自电离衰变分支比的意义 | 第40-41页 |
·Eu 原子 4f~76p_(1/2)(J = 3,4)6d 自电离态弹射电子的探测 | 第41-52页 |
·Eu 原子 4f76p1/2(J = 3,4)6d(其中 J = 5/2)自电离态的弹射电子图像 | 第41-42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2-47页 |
·Eu 原子 4f~76p_(1/2)(J=3,4)6d(其中 J = 5/2)自电离态衰变的 BR | 第47-48页 |
·不同 Rydberg 态激发到 4f~76p_(1/2)(J = 3,4)6d 自电离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 第48-52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52-54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2页 |
·主要创新之处 | 第52-53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说明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