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附表清单 | 第11-12页 |
附图清单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研究特点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1-2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1页 |
·不足之处 | 第21-23页 |
2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理论分析 | 第23-37页 |
·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3-24页 |
·供给学派减税理论 | 第24-26页 |
·最优税制理论 | 第26-27页 |
·帕累托最优理论 | 第27-30页 |
·相关概念阐述 | 第30-33页 |
·增值税 | 第30-31页 |
·营业税 | 第31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 第31-33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利弊分析 | 第33-36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正面影响 | 第33-35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负面影响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3 沈阳市地方税收的现状分析 | 第37-49页 |
·沈阳市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的产业状况 | 第37-43页 |
·沈阳市产业结构构成 | 第37-38页 |
·沈阳市第三产业概况 | 第38-42页 |
·沈阳市物流企业的概况 | 第42-43页 |
·沈阳市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的税收状况 | 第43-47页 |
·沈阳市税收总体规模 | 第43-45页 |
·沈阳市各行业税收规模 | 第45-47页 |
·沈阳市地方税收对营业税与增值税的依赖程度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4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沈阳市地方税收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9-65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沈阳市经营主体的影响分析 | 第49-55页 |
·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 第49-50页 |
·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对企业税负的实证分析 | 第51-55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沈阳市行业税负的影响分析 | 第55-59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负无差别比率选择 | 第55-57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分析 | 第57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分析 | 第57-58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建筑业的影响分析 | 第58-59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沈阳市地区税收影响分析 | 第59-63页 |
·沈阳市各地区税收对营业税与增值税的依赖程度 | 第59-61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税负均等化下的税收分享比例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5 沈阳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65-69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各地区影响差异大导致苦乐不均 | 第65页 |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使中小型物流企业短时期内难以适应 | 第65-66页 |
·地方主体税种面临缺失,加剧地税部门税收征管的弱化 | 第66-68页 |
·部分企业购进项目取得增值税困难,税负不降反升 | 第68-69页 |
6 针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沈阳市地方税收影响的对策建议 | 第69-76页 |
·争取更多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 第69-70页 |
·明确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关系定位 | 第69页 |
·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收入分享比例,增加转移支付 | 第69-70页 |
·加强税务中介服务能力 | 第70-71页 |
·完善税务中介业务能力 | 第70-71页 |
·加强税务服务人才的培养 | 第71页 |
·加强对相关企业的培训工作 | 第71页 |
·培植地方税源,寻求新的税收增长点 | 第71-74页 |
·培植地方税源 | 第71-72页 |
·优化产业结构,寻求新的税收增长点 | 第72-74页 |
·加强税收征管能力,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 第74-76页 |
·调整征管机关权责范围 | 第74-75页 |
·加强征管能力,提高征管效率 | 第75页 |
·加强票据管理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