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4-15页 |
·硬脆材料磨削加工机理与工艺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硬脆材料磨削加工机理研究方法现状 | 第15-21页 |
·硬脆材料磨削材料去除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硬脆材料磨削表面亚表面特征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光学玻璃磨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光学玻璃磨削加工机理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光学玻璃磨削材料去除机理 | 第26页 |
·光学玻璃磨削表面亚表面特征研究 | 第26-27页 |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研究目标 | 第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光学玻璃微纳米压痕试验及材料特性分析 | 第30-41页 |
·引言 | 第30页 |
·光学玻璃能谱分析 | 第30-32页 |
·试验材料与试验装置 | 第30-31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2页 |
·光学玻璃弹性模量与微纳米硬度的测量 | 第32-37页 |
·试验装置与工作原理 | 第32-34页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34-35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光学玻璃压痕脆性断裂分析 | 第37-40页 |
·光学玻璃断裂韧性分析 | 第37-39页 |
·光学玻璃多压痕试验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光学玻璃微纳米单趟划擦过程特征规律研究 | 第41-62页 |
·引言 | 第41页 |
·光学玻璃微纳米单趟划擦试验研究 | 第41-49页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41-42页 |
·光学玻璃单趟划擦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第42-45页 |
·划擦法向载荷与划擦深度关系 | 第45-46页 |
·划擦深度比分析 | 第46-47页 |
·划擦硬度模型建立 | 第47-49页 |
·光学玻璃微纳米单趟划擦仿真研究 | 第49-57页 |
·模型描述与仿真步骤 | 第49-51页 |
·最大主应力分析 | 第51-52页 |
·沿划擦方向的正应力分布(σzz) | 第52-54页 |
·竖直方向的正应力分布(σyy) | 第54-55页 |
·垂直于划擦方向的正应力分布(σxx) | 第55-56页 |
·三个方向最大拉应力的比较分析 | 第56-57页 |
·光学玻璃微纳米单趟划擦亚表面裂纹深度预测 | 第57-61页 |
·亚表面裂纹检测 | 第57-58页 |
·亚表面裂纹深度预测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光学玻璃微纳米多趟划擦过程特征规律研究 | 第62-86页 |
·引言 | 第62页 |
·光学玻璃微纳米双划擦过程研究 | 第62-76页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62-63页 |
·双划擦表面形貌与材料去除机理 | 第63-69页 |
·划擦干涉作用对划擦材料去除体积的影响规律 | 第69-71页 |
·划擦干涉作用对双划擦过程中划擦深度的影响规律 | 第71-72页 |
·划擦干涉作用下侧向裂纹深度分析 | 第72-75页 |
·划擦干涉作用下划擦亚表面裂纹深度分析 | 第75-76页 |
·光学玻璃高速多趟划擦过程研究 | 第76-84页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76-78页 |
·划擦深度对高速多趟划擦形貌及材料去除量的影响 | 第78-80页 |
·划擦速度对高速多趟划擦裂纹深度的影响 | 第80-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光学玻璃磨削模式及临界条件研究 | 第86-108页 |
·引言 | 第86页 |
·光学玻璃磨削材料去除和表面创成机理 | 第86-90页 |
·基于光学玻璃微纳米划擦过程的材料去除机理 | 第86-88页 |
·光学玻璃磨削过程材料去除和表面创成机理分析 | 第88-90页 |
·光学玻璃磨削模式临界条件分析 | 第90-93页 |
·磨削过程中磨粒运动学特征分析 | 第90-91页 |
·磨削过程中磨粒划擦侧向裂纹深度 | 第91-92页 |
·磨削模式临界条件 | 第92-93页 |
·光学玻璃磨削模式试验研究 | 第93-106页 |
·试验条件及方法 | 第93-95页 |
·不同磨削模式下的磨削表面形貌特征 | 第95-100页 |
·不同磨削模式下的磨削亚表面裂纹特征 | 第100-101页 |
·不同磨削模式下的磨削表面压痕载荷-位移曲线特征 | 第101-103页 |
·不同磨削模式下的磨削微纳米压痕硬度特征 | 第103-104页 |
·不同磨削模式下的磨削表面压痕径向裂纹长度 | 第104-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六章 光学玻璃磨削表面亚表面微观特征及材料去除率研究 | 第108-131页 |
·引言 | 第108页 |
·光学玻璃磨削表面形貌微观特征研究 | 第108-116页 |
·砂轮磨粒平均粒度对磨削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 第108-112页 |
·工件进给速度对磨削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 第112-113页 |
·磨削深度对磨削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 第113-115页 |
·砂轮线速度对磨削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 第115-116页 |
·光学玻璃磨削亚表面微观特性试验研究 | 第116-119页 |
·光学玻璃磨削亚表面裂纹深度测试方法 | 第116页 |
·磨削参数对光学玻璃磨削亚表面裂纹深度的影响规律 | 第116-119页 |
·脆性和脆塑混合模式下表面粗糙度与亚表面裂纹深度的关系预测 | 第119-121页 |
·磨削参数对光学玻璃磨削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121-125页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121-122页 |
·磨削深度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 | 第122-124页 |
·工件进给速度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磨削材料去除率与磨削质量关系讨论 | 第125页 |
·光学玻璃磨削工艺参数优选策略与加工实例 | 第125-129页 |
·光学玻璃磨削工艺参数优选策略 | 第125-126页 |
·光学玻璃磨削加工实例 | 第126-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1-135页 |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论 | 第131-13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3页 |
·研究展望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第147-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