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web服务可信度量模型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原子web服务的可信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web服务组合的可信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9页 |
·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基于领域本体的web服务可信度量模型 | 第19-32页 |
·web服务基本可信属性 | 第20-22页 |
·软件可信属性 | 第20页 |
·QoS属性 | 第20-21页 |
·web服务特征 | 第21页 |
·web服务基本可信属性 | 第21-22页 |
·web服务领域可信属性 | 第22-25页 |
·领域服务本体 | 第22-23页 |
·领域服务本体的构建 | 第23-25页 |
·基于领域本体的可信度量模型 | 第25-31页 |
·可信本体 | 第25-26页 |
·可信属性 | 第26页 |
·权重确定 | 第26-28页 |
·分类 | 第28页 |
·度量 | 第28-30页 |
·算法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偏好推荐的原子web服务可信评估方法 | 第32-46页 |
·基于用户偏好的推荐思想 | 第33-35页 |
·用户偏好 | 第33-34页 |
·推荐系统 | 第34-35页 |
·推荐用户的获取 | 第35-40页 |
·用户偏好表示 | 第35-36页 |
·用户偏好相似度计算 | 第36-39页 |
·推荐用户生成 | 第39-40页 |
·原子web服务可信评估模型 | 第40-45页 |
·评估问题描述 | 第40-41页 |
·主观可信属性值获取 | 第41-43页 |
·客观可信属性值获取 | 第43页 |
·计算及算法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全局的个性化web服务组合可信评估方法 | 第46-64页 |
·基于组合全局的调整策略 | 第47-52页 |
·服务组合模式 | 第47-49页 |
·关键任务识别 | 第49-51页 |
·并行模式非关键任务评估模型的调整 | 第51-52页 |
·基于全局的个性化web服务组合可信评估模型 | 第52-57页 |
·各原子web服务的全局个性化评估模型 | 第53-54页 |
·原子web服务权重确定 | 第54-56页 |
·服务组合可信评估值计算 | 第56-57页 |
·服务组合可信评估方法的应用 | 第57-63页 |
·web服务组合的选择 | 第57-58页 |
·原子web服务的最优组合 | 第58-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模拟实验与分析 | 第64-80页 |
·实验总体设计 | 第64-66页 |
·模拟实例 | 第64-65页 |
·总体设计 | 第65-66页 |
·可信度量模型的构建 | 第66-70页 |
·原子web服务的可信度量模型构建 | 第66-69页 |
·protege工具的应用 | 第69-70页 |
·原子web服务可信评估实验 | 第70-74页 |
·实验准备 | 第71-7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2-74页 |
·web服务组合可信评估实验 | 第74-78页 |
·实验准备 | 第75-76页 |
·实验过程 | 第76-7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
附录 | 第89-93页 |
附录1:服务实例各可信属性的取值随机模拟表(部分) | 第89-91页 |
附录2:用户偏好随机模拟表(部分) | 第91-92页 |
附录3:基于偏好的用户评分表(部分)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