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砼叠合梁自锚式悬索桥静动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1 绪论 | 第15-30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自锚式悬索桥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6-19页 |
·自锚式悬索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7页 |
·整体结构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有限元动力模型修正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低温爆接节点疲劳特性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7-2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2 基于刚度相似原理的自锚式悬索桥模型设计研究 | 第30-46页 |
·引言 | 第30页 |
·模型设计的工程背景 | 第30-32页 |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 第32-34页 |
·自描式悬索桥试验模型相似性分析 | 第34-38页 |
·多相介质模型静力相似性分析 | 第34-35页 |
·基于量纲均衡性原理的动力相似性分析 | 第35-37页 |
·多自由度系统下模态参数的相似分析 | 第37-38页 |
·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38-45页 |
·加劲梁 | 第40-41页 |
·索塔及基础 | 第41页 |
·主缆、吊索及索鞍 | 第41-42页 |
·关键构造的细化处理 | 第42-43页 |
·配重系统 | 第43-44页 |
·测试系统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自锚式悬索桥静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 第46-71页 |
·引言 | 第46页 |
·加载方案与测点布置 | 第46-47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有限元模型离散 | 第48页 |
·单元类型的选取 | 第48页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48-49页 |
·自锚式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试验研究 | 第49-58页 |
·合理成桥状态的精确迭代算法 | 第49-50页 |
·无应力长度计算 | 第50-52页 |
·主缆成桥线形实测与理论对比分析 | 第52-53页 |
·成桥吊索力实测与理论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成桥主统描固点应力理论值与实測值对比分析 | 第55-56页 |
·成桥状态主梁应力水平分析 | 第56页 |
·自锚式悬索桥合理成桥阶段的受力特性 | 第56-58页 |
·自锚式悬索桥最不利加载试验研究 | 第58-69页 |
·主梁实测应力与理论应力对比分析 | 第58-61页 |
·实测吊索力与理论吊索力对比分析 | 第61-66页 |
·基于试验工况的关键构件安全性评价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4 自锚式悬索桥动力性能模态试验 | 第71-81页 |
·模态试验 | 第71-72页 |
·模态试验测点布置 | 第72-73页 |
·随机子空间法模态参数识别 | 第73-75页 |
·模态测试与理论计算结果 | 第75-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5 基于响应面法的有限元动力模型修正研究 | 第81-103页 |
·引言 | 第81-83页 |
·基于动力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 第83-86页 |
·基于响应面法模型动力修正的基本原理 | 第86页 |
·响应面数学模型解析 | 第86-87页 |
·响应面函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 第87-89页 |
·试验设计 | 第89-92页 |
·模型动力修正的参数选取 | 第92-93页 |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结果 | 第93-94页 |
·显著性分析 | 第94-97页 |
·响应面函数拟合结果 | 第97-101页 |
·响应面函数拟合 | 第97-99页 |
·响应面模型验证 | 第99-100页 |
·模型修正结果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6 自锚式悬索桥低温择接节点动疲劳试验研究 | 第103-122页 |
·引言 | 第103页 |
·试验试件制作 | 第103-107页 |
·试验材料 | 第103-104页 |
·试验件的设计 | 第104-105页 |
·低温条件的实现 | 第105-106页 |
·低温爆接工艺参数与操作要点 | 第106-107页 |
·疲劳试验 | 第107-108页 |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第108-118页 |
·低温等厚对接焊缝疲劳性能 | 第108-113页 |
·低温不等厚十字对接焊缝疲劳性能 | 第113-118页 |
·低温对接焊工艺对疲劳的影响分析 | 第118-120页 |
·疲劳断裂特征 | 第118-119页 |
·疲劳强度等级 | 第119-120页 |
·低温焊接工艺对十字焊缝疲劳影响分析 | 第120页 |
·疲劳断裂特征 | 第120页 |
·疲劳强度等级 | 第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结论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