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必要性及评价指标调查分析 | 第16-28页 |
·高速公路改扩建必要性分析 | 第16-19页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 第16-17页 |
·高速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17-18页 |
·高速公路与交通量需求的关系 | 第18-19页 |
·高速公路改扩建的必要性 | 第19页 |
·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单项评价指标分析 | 第19-24页 |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 第20-21页 |
·行驶舒适性指数 | 第21-22页 |
·路面车辙深度指数 | 第22-23页 |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 | 第23-24页 |
·高速公路路基使用状况单项评价指标分析 | 第24-28页 |
·弯沉 | 第25页 |
·路肩缺损度及清洁性 | 第25-26页 |
·边坡缺损度 | 第26页 |
·排水设施排水性能及缺损度 | 第26-27页 |
·挡土墙缺损度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路基路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28-32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思想 | 第28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第28-29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9-32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步骤 | 第29-30页 |
·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路基路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现 | 第30-32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既有路基路面综合评价模型 | 第32-41页 |
·评价方法介绍 | 第32-33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2-33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3页 |
·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3-41页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3-35页 |
·综合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5-38页 |
·综合评价体系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38-39页 |
·综合评价结果最大隶属度有效度检验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段改扩建工程实例分析 | 第41-80页 |
·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段改扩建工程概况 | 第41-42页 |
·项目概况 | 第41-42页 |
·既有道路现状 | 第42页 |
·G4高速石安段既有路基路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67页 |
·指标评价体系 | 第42-44页 |
·定量指标 | 第44-60页 |
·定性指标 | 第60-67页 |
·评价及结果分析 | 第67-80页 |
·数据选取 | 第67-68页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68-71页 |
·综合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71-74页 |
·综合评价结果最大隶属度有效度检验 | 第74-76页 |
·各项主要因素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76-77页 |
·对改扩建工程项目的设计指导和建议 | 第77-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