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种植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种植业保险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5页 |
·农业保险 | 第18-20页 |
·农业保险的涵义 | 第18页 |
·农业保险的特点 | 第18-19页 |
·农业保险的作用 | 第19-20页 |
·种植业保险的涵义 | 第20-22页 |
·种植业保险的概念与分类 | 第20-21页 |
·种植业风险的特点及风险控制措施 | 第21-22页 |
·种植业保险研究的理论简述 | 第22-24页 |
·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22页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2-23页 |
·期望效用理论 | 第23页 |
·农业弱质性理论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黑龙江省种植业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黑龙江省种植业保险发展历程 | 第25-28页 |
·种植业风雹基金阶段 | 第25-26页 |
·农业风险互助阶段 | 第26页 |
·农业互助保险阶段 | 第26-28页 |
·黑龙江省种植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8-30页 |
·制度缺失和法律的不健全 | 第28页 |
·理赔力度和速度差强人意 | 第28-29页 |
·农户保险意识浅薄 | 第29页 |
·参保人道德约束机制缺失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种植业保险的省际比较 | 第31-40页 |
·国内种植业保险发展模式简介 | 第31-34页 |
·上海种植业保险发展模式 | 第31-32页 |
·吉林省种植业保险实施经验 | 第32-33页 |
·安徽省种植业保险发展的实施经验 | 第33-34页 |
·国内种植业保险模式比较 | 第34-37页 |
·国内种植业保险省际比较的结论及启示 | 第37-39页 |
·国内种植业保险省际比较的结论 | 第37-38页 |
·国内种植业保险省际比较的启示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黑龙江省种植业保险的发展规划 | 第40-44页 |
·黑龙江省种植业保险的发展目标 | 第40页 |
·黑龙江省种植业保险的发展原则 | 第40-41页 |
·推进黑龙江省种植业保险发展的策略 | 第41-43页 |
·实行种植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差异化管理 | 第41-42页 |
·加强关于种植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 | 第42页 |
·加快推进种植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42-43页 |
·增加专家评价和监督机构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页 |
个人情况 | 第49页 |
教育背景 | 第49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