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内涵分析 | 第14-20页 |
·相关概念之厘定 | 第14-16页 |
·择业与择业观 | 第14页 |
·大学生择业观 | 第14-16页 |
·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意义 | 第16-20页 |
·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树立正确择业观的重要性 | 第17-20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的考察 | 第20-35页 |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调查 | 第20-32页 |
·维度一:择业理想与价值取向 | 第20-25页 |
·维度二:择业动机 | 第25-26页 |
·维度三:择业认知 | 第26-30页 |
·维度四:择业途径 | 第30-32页 |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社会责任感欠缺 | 第33页 |
·择业期望值偏高 | 第33-34页 |
·择业诚信意识缺失 | 第34页 |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5-44页 |
·社会因素的制约 | 第35-38页 |
·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 | 第35页 |
·我国人事制度的不完善 | 第35-36页 |
·就业市场用人行为欠规范 | 第36-38页 |
·高校教育的弊端 | 第38-40页 |
·专业设置不够合理 | 第38页 |
·择业观教育欠重视 | 第38-39页 |
·就业指导工作滞后 | 第39-40页 |
·家庭观念的束缚 | 第40-42页 |
·“高投入高回报的”职业待遇期望 | 第41页 |
·“学而优则仕”的职业性质期望 | 第41-42页 |
·自身因素的牵绊 | 第42-44页 |
·价值取向的功利性 | 第42页 |
·人格的不健全 | 第42-43页 |
·知识结构的不合理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对策 | 第44-56页 |
·社会应积极参与,强化其保障功能 | 第44-47页 |
·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 第45-46页 |
·社会主流舆论的正确导向 | 第46-47页 |
·高校应加强教育,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 第47-51页 |
·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端正大学生择业观 | 第47-48页 |
·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大学生的专业素质 | 第48-49页 |
·加大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提高大学生的择业技能 | 第49-51页 |
·家庭应转变观念,突显其引导功能 | 第51-52页 |
·对大学生择业进行合理的期望 | 第51-52页 |
·了解就业形势,更新择业观念 | 第52页 |
·大学生应自我调适,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 | 第52-56页 |
·树立远大职业理想 | 第52-53页 |
·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 第53-54页 |
·找准自身定位 | 第54-55页 |
·增强心理素质 | 第55-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附录B 调查问卷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