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20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运动与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运动对骨大体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11-12页 |
·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12页 |
·运动对骨量的影响 | 第12-13页 |
·运动对骨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 第13-14页 |
·不同的运动方式对骨结构影响 | 第14-15页 |
·骨形态结构的影像学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定量超声 | 第15页 |
·定量 CT | 第15-16页 |
·高分辨 CT(HRCT) | 第16-17页 |
·显微 CT | 第17-18页 |
·磁共振 | 第18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2 排球运动概述与骨学 | 第20-27页 |
·排球运动概述 | 第20页 |
·排球技术特点 | 第20-21页 |
·骨学概述 | 第21-26页 |
·骨的分类 | 第21-22页 |
·骨的构造 | 第22-24页 |
·骨的发生及骨的生长 | 第24页 |
·骨力学调控 | 第24-26页 |
·掌骨解剖学概述 | 第26-27页 |
3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与计算机断层成像 | 第27-35页 |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概述 | 第27-28页 |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 | 第27-28页 |
·骨的生长、重建和塑建 | 第28-29页 |
·CT 断层技术的背景与发展 | 第29-32页 |
·CT 成像原理 | 第29-30页 |
·CT 设备 | 第30-31页 |
·CT 图像的特点 | 第31页 |
·CT 设备相关参数 | 第31-32页 |
·图像分割 | 第32页 |
·三维重建技术 | 第32页 |
·三维重建流程 | 第32-33页 |
·DICOM 标准 | 第33页 |
·三维重建原理 | 第33-35页 |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35-42页 |
·研究内容 | 第35-39页 |
·研究思路 | 第35页 |
·研究对象 | 第35-36页 |
·测量参数 | 第36-37页 |
·硬件与软件环境 | 第37-38页 |
·图像的采集与参数 | 第38-39页 |
·图像的三维重建 | 第39-42页 |
·分组比较 | 第39页 |
·参数值测定 | 第39-41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41-42页 |
5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2-52页 |
·实验结果 | 第42-47页 |
·两组间掌骨松质骨体积比较 | 第42页 |
·两组间掌骨松质骨体积百分数比较 | 第42-43页 |
·两组间掌骨皮质骨体积和掌骨皮质骨体积百分数比较 | 第43-45页 |
·排球组左、右手掌骨松质骨体积、皮质骨体积比较 | 第45页 |
·排球组左、右手掌骨松质骨体积、皮质骨体积百分数比较 | 第45-46页 |
·掌骨空间立体分布图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52页 |
·排球运动员掌骨结构成分与骨强度探讨 | 第47-48页 |
·排球运动对骨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掌骨空间立体结构分布图 | 第49-5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