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概述 | 第11-18页 |
| ·热气溶胶灭火技术的发展背景 | 第11-12页 |
|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系统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及主要性能指标 | 第13-15页 |
|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灭火机理 | 第15-18页 |
| ·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适用范围 | 第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9-21页 |
| ·工作研究的主要及重点内容 | 第19-20页 |
| ·研究工作的重点 | 第20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2 灭火装置优化设计的讨论 | 第22-30页 |
| ·结构优化设计概述 | 第22-25页 |
| ·结构优化设计三要素 | 第22-23页 |
| ·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 | 第23-24页 |
| ·最优化方法 | 第24-25页 |
| ·确定灭火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案 | 第25-29页 |
| ·结构优化设计的对象 | 第25-26页 |
| ·灭火装置结构特点 | 第26页 |
| ·优化设计目标 | 第26-27页 |
| ·优化设计方案的确定 | 第27-29页 |
| ·基本设计参数设定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力学性能分析 | 第30-40页 |
| ·对箱体进行力学分析意义 | 第30页 |
| ·力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 ·箱体内均布荷载的计算 | 第31-32页 |
| ·灭火装置后盖板的力学计算 | 第32-39页 |
| ·求位移函数 | 第33-34页 |
| ·求单元中的应变 | 第34-35页 |
| ·求单元中的应力 | 第35页 |
| ·分析节点位移和节点力的关系 | 第35-36页 |
| ·对结构进行整体分析 | 第36-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有限元建模分析 | 第40-54页 |
| ·有限元法分析综述 | 第40-45页 |
| ·有限元法的求解思路 | 第41-43页 |
| ·有限元法分析三部曲 | 第43-44页 |
| ·有限元软件误差分析 | 第44-45页 |
| ·选用ANSYS的原因 | 第45-47页 |
| ·灭火装置的数值仿真分析 | 第47-53页 |
| ·数值仿真意义 | 第47页 |
| ·建模过程 | 第47-48页 |
| ·建立几何模型 | 第48-49页 |
| ·网格划分 | 第49页 |
| ·单元类型的定义 | 第49页 |
| ·施加荷载约束 | 第49页 |
| ·定义材料属性 | 第49页 |
| ·求解计算 | 第49-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5 隔热及冷却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54-69页 |
| ·隔热及冷却的目的及意义 | 第54-55页 |
| ·气溶胶燃烧特性 | 第55-56页 |
| ·冷却原理和效能分析 | 第56-58页 |
| ·气溶胶灭火装置的冷却 | 第58-64页 |
| ·冷却方式的介绍 | 第58-60页 |
| ·优化对象的冷却系统 | 第60-62页 |
| ·冷却系统优化方案的确定 | 第62-64页 |
| ·气溶胶灭火装置的隔热 | 第64-68页 |
| ·隔热方式选择 | 第64-65页 |
| ·隔热材料 | 第65页 |
| ·隔热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65-67页 |
| ·隔热材料的选择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6 试验检测 | 第69-72页 |
| ·检测项目及国家行业标准要求 | 第69-70页 |
| ·检测数据结果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7 结论 | 第72-74页 |
| ·本文结论 | 第72-73页 |
|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