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共掺杂TiO2在造纸废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概述 | 第10页 |
·TiO_2的光催化反应机理 | 第10-11页 |
·纳米TiO_2的制备方法 | 第11-13页 |
·水热法 | 第11-12页 |
·燃烧法 | 第12页 |
·水解法 | 第12页 |
·微乳液法 | 第12-13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3页 |
·TiO_2光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晶型的影响 | 第13-14页 |
·粒径的影响 | 第14页 |
·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14页 |
·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 第14-18页 |
·复合半导体 | 第15页 |
·表面螯合和衍生 | 第15-16页 |
·表面光敏化 | 第16页 |
·加氧化剂和还原剂 | 第16页 |
·金属离子掺杂 | 第16-17页 |
·非金属掺杂 | 第17页 |
·双元素掺杂改性 | 第17-18页 |
·造纸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 第18页 |
·造纸废水的来源 | 第18页 |
·造纸废水的危害 | 第18页 |
·造纸废水现行的处理方法 | 第18-20页 |
·物理法 | 第18-19页 |
·化学法 | 第19页 |
·物理/化学法 | 第19页 |
·生物处理法 | 第19页 |
·超声波氧化法 | 第19页 |
·光催化氧化法 | 第19-20页 |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共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22-42页 |
·氟锌共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22-28页 |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22-23页 |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光催化剂 | 第23-24页 |
·光催化活性评价 | 第24-27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27-28页 |
·F、Zn单掺及共掺杂TiO_2的制备 | 第28页 |
·F/Zn-TiO_2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8-33页 |
·TiO_2的光催化活性 | 第28-30页 |
·不同掺F量的TiO_2光催化活性 | 第30-31页 |
·不同掺Zn量的TiO_2光催化活性 | 第31页 |
·不同F/Zn配比样品的光催化活性 | 第31-33页 |
·最佳煅烧温度和最佳掺杂量的确定 | 第33页 |
·镧硼共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33-36页 |
·La、B单掺及共掺杂TiO_2的制备 | 第34-36页 |
·La/B-TiO_2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39页 |
·不同掺La量的TiO_2光催化活性 | 第36页 |
·不同掺B量的TiO_2光催化活性 | 第36-37页 |
·不同La/B配比样品的光催化活性 | 第37-39页 |
·最佳煅烧温度和最佳掺杂量的确定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三章 镧硼共掺杂二氧化钛在造纸废液中的应用研究 | 第42-54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原料 | 第42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2页 |
·样液处理及各项初始指标的测定 | 第42-43页 |
·光催化工艺单因素实验 | 第43页 |
·光催化条件的优化 | 第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2页 |
·光催化工艺单因素实验 | 第43-46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6-48页 |
·光催化剂样品的表征分析 | 第48-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