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股东大会决议的性质及其瑕疵 | 第11-17页 |
·股东大会决议的性质及特征 | 第11-12页 |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慨念 | 第12-13页 |
·比较借鉴民法法律行为的分类 | 第13-15页 |
·无效之比较 | 第14页 |
·可撤销之比较 | 第14-15页 |
·效力待定之比较 | 第15页 |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15-17页 |
·"二分法"与"三分法" | 第15-16页 |
·决议不成立作为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法律后果的独立价值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股东大会决议召集程序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17-26页 |
·会议召集权人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17-21页 |
·召集权与召集权人 | 第17-18页 |
·董事会召集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18-20页 |
·监事(会)召集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20页 |
·少数股东召集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20-21页 |
·会议通知或公告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21-26页 |
·通知人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21-22页 |
·通知或公告期限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22-23页 |
·通知或公告方式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23页 |
·通知对象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23-24页 |
·通知或公告内容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股东大会决议方式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26-32页 |
·决议法定数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26-28页 |
·出席数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26-27页 |
·表决权数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27页 |
·弃权票与股东中途退出股东大会的特殊情形 | 第27-28页 |
·表决权主体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28-30页 |
·表决权代理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30-31页 |
·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股东大会决议内容瑕疵的法律后果 | 第32-36页 |
·内容违反法令的决议 | 第32-34页 |
·对股东大会决议无效范围的界定 | 第32-33页 |
·对强制性法律规范进行再分类的思考 | 第33-34页 |
·内容违反章程的决议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