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研究报告--来自湖南省永州市的调查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8-10页
     ·比较分析第8页
     ·理论层面第8-9页
     ·实证层面第9-10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0-11页
第二章 大学生"村官"计划概述第11-18页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进程第11-12页
     ·自发探索阶段(1992-2001年)第11页
     ·实验推进阶段(2002-2004年)第11页
     ·全面推广阶段(2005年—)第11-12页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时代意义第12-16页
     ·有利于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第12-13页
     ·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第13-14页
     ·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第14-15页
     ·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第15-16页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理论解读第16-18页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16页
     ·邓小平的人才理论第16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16-18页
第三章 永州市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18-30页
   ·永州市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基本情况第18-21页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职责定位模糊第21-22页
     ·作用发挥不明显第22页
     ·规范管理不力第22-23页
     ·出路安置障碍第23-24页
   ·原因分析第24-30页
     ·思想认识的不足第24-27页
     ·自身能力的瓶颈第27-28页
     ·管理体制的制约第28页
     ·政策保障的乏力第28-30页
第四章 化解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问题的对策第30-38页
   ·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方式第30页
   ·强化大学生"村官"的相关培训第30-33页
     ·高校的专业技能和政策宣导培训第31-32页
     ·市级的选任岗前培训第32页
     ·县乡的交流提升培训第32-33页
   ·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自身素质第33-34页
     ·专业知识的学习第33页
     ·经验阅历的积累第33页
     ·吃苦耐劳的实干第33-34页
     ·勇于创新的突破第34页
   ·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科学管理第34-36页
   ·健全大学生"村官"激励保障机制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第41-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妇女政治参与问题的研究--以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为例
下一篇: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