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抽油杆柱力学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抽油杆扶正器安放间距设计方法研究 | 第11-12页 |
| ·低渗透油藏地质特点 | 第12-13页 |
| ·定向井杆管偏磨现状 | 第13-18页 |
| ·井身结构造成杆管偏磨 | 第14-15页 |
| ·杆管受力运动造成偏磨 | 第15页 |
| ·沉没度对偏磨的影响 | 第15页 |
| ·采出液的影响造成偏磨 | 第15-16页 |
| ·冲程、冲次的影响造成偏磨 | 第16-17页 |
| ·抽油泵泵径大小的影响造成偏磨 | 第17页 |
| ·油井结蜡对偏磨的影响 | 第17-18页 |
| ·南区采油厂管杆偏磨现状分析 | 第18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抽油杆柱三维力学有限元模型建立与求解 | 第20-36页 |
| ·定义坐标系和单元位移 | 第20-21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31页 |
| ·协调质量矩阵及刚度矩阵 | 第25-30页 |
| ·结点载荷矩阵 | 第30页 |
| ·阻尼矩阵 | 第30-31页 |
| ·抽油杆柱三维力学有限元模型求解 | 第31-36页 |
| ·节点迭代法求解模型 | 第31-33页 |
| ·Newmark 数值积分方法 | 第33-35页 |
| ·动态接触约束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基于 MATLAB 的扶正器分布优化软件的开发 | 第36-55页 |
| ·MATLAB GUI 编程简介 | 第36页 |
| ·扶正器分布优化软件功能介绍 | 第36-37页 |
| ·扶正器分布优化软件开发流程 | 第37-55页 |
| ·主界面模块 | 第37-38页 |
| ·油井数据库模块 | 第38页 |
| ·示功图数据提取(边界跟踪法)模块 | 第38-48页 |
| ·井眼轨迹插值法及抽油杆柱三维力学有限元模型计算模块 | 第48-52页 |
| ·扶正器分布优化模块 | 第52-55页 |
| 第四章 数值法与解析法施工方案对比 | 第55-63页 |
| ·施工方案输出—沟门区块万 75-6 井 | 第55-61页 |
| ·数据输入 | 第55-56页 |
| ·示功图数据提取 | 第56页 |
| ·抽油杆柱三维力学有限元模型求解 | 第56-57页 |
| ·扶正器发布优化 | 第57页 |
| ·有杆泵井作业方案输出 | 第57-59页 |
| ·解析法作业方案输出 | 第59-61页 |
| ·施工方案输出—沟门区块万 75-12 井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应用案例与效果评价 | 第63-66页 |
| ·应用案例 | 第63-65页 |
| ·效果评价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建议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 详细摘要 | 第72-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