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 第13-15页 |
| ·传统的降水空间估计 | 第15-18页 |
| ·基于遥测信息的降水空间估计 | 第18-20页 |
| ·融合雨量站网观测与遥测信息的降水空间估计 | 第20-22页 |
| ·遥测降水及其融合数据的相关应用 | 第22-23页 |
|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5页 |
| ·论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25-28页 |
|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 第2章 基于雨量站网观测与地理信息的降水空间估计 | 第28-55页 |
| ·本章引言 | 第28页 |
| ·地理加权回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28-38页 |
| ·基本原理 | 第29-32页 |
| ·空间权函数与带宽的优化 | 第32-34页 |
| ·回归模型的空间非平稳显著性检验 | 第34页 |
| ·回归参数的空间非平稳显著性检验 | 第34-36页 |
|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 | 第36页 |
| ·定量计算工具 | 第36-38页 |
| ·赣江流域降水空间分布的地理加权回归估计 | 第38-53页 |
| ·流域概况与数据资料 | 第38-39页 |
| ·地理因素与降水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39-42页 |
| ·流域降水空间估计结果 | 第42-47页 |
| ·雨量站网密度及引入高程信息对降水估计精度的影响 | 第47-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3章 卫星遥测信息对降水时空特征的估计能力分析 | 第55-80页 |
| ·本章引言 | 第55页 |
| ·卫星降水数据简介 | 第55-58页 |
| ·TRMM | 第56-57页 |
| ·CMORPH | 第57页 |
| ·PERSIANN | 第57-58页 |
| ·赣江流域卫星降水数据精度综合评价 | 第58-78页 |
| ·精度评价方法 | 第58-60页 |
| ·时序精度分析 | 第60-66页 |
| ·空间精度分析 | 第66-70页 |
| ·精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70-76页 |
| ·对不同强度日降水事件的估计能力 | 第7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4章 雨量站网观测与卫星降水信息的融合 | 第80-103页 |
| ·本章引言 | 第80页 |
|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降水信息融合模型 | 第80-86页 |
| ·融合模型构建方式 | 第80-83页 |
| ·降水背景场生成 | 第83-84页 |
| ·背景场残差或比率因子估计 | 第84-86页 |
| ·赣江流域降水信息融合分析 | 第86-99页 |
| ·降水融合结果与评价方法 | 第87-92页 |
| ·雨量站网密度对降水融合精度的影响 | 第92-93页 |
| ·降水信息融合的净效应分析 | 第93-99页 |
| ·雨量站网观测与卫星遥感降水信息融合的推荐方案 | 第99-10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 第5章 降水融合数据在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 第103-127页 |
| ·本章引言 | 第103页 |
| ·赣江流域水文模型构建 | 第103-116页 |
| ·模型基本原理 | 第104-109页 |
| ·模型率定与验证 | 第109-116页 |
| ·基于降水融合数据的流域月径流模拟 | 第116-121页 |
| ·基于降水融合数据的流域日径流模拟 | 第121-1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7-134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7-131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31-132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32-1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4-147页 |
| 致谢 | 第147-149页 |
| 附录A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方程的空间非平稳显著性检验 | 第149-151页 |
| 附录B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参数的空间非平稳显著性检验 | 第151-152页 |
| 附录C 混合地理加权回归的两步估计法求解 | 第152-154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54-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