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一、绪论 | 第12-53页 |
1. 海马与学习记忆 | 第12-17页 |
·学习记忆 | 第12-13页 |
·海马的记忆功能 | 第13页 |
·海马结构 | 第13-16页 |
·海马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 | 第16-17页 |
2. 海马突触可塑性 | 第17-28页 |
·高频刺激诱导的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LTP) | 第17-22页 |
·LTP的特征 | 第17-18页 |
·LTP的诱导机制 | 第18-20页 |
·LTP的表达和维持机制 | 第20-21页 |
·海马LTP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 第21-22页 |
·低频刺激诱导的海马突触长时程抑制(LTD) | 第22-24页 |
·LTD的诱导机制 | 第23页 |
·LTD的表达机制 | 第23-24页 |
·海马LTD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 第24页 |
·theta频率诱导的可塑性 | 第24-25页 |
·其它形式的突触可塑性 | 第25-28页 |
·放电时序依赖的突触可塑性(STDP) | 第25-27页 |
·输入时序依赖的突触可塑性(ITDP/TADP) | 第27-28页 |
3. 海马抑制性系统(GABA能)对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影响 | 第28-42页 |
·GABA能神经元的分类及分布 | 第28-31页 |
·GABA能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 第31-33页 |
·海马节律 | 第31-32页 |
·GABA能神经元在不同节律下的发放特性 | 第32-33页 |
·GABA能受体结构、分布、功能以及对可塑性影响 | 第33-39页 |
·GABAA受体的结构及分布 | 第33-35页 |
·GABAA受体的功能 | 第35-37页 |
·GABAB受体的结构及分布 | 第37-38页 |
·GABAB受体的功能 | 第38-39页 |
·GABA能神经元对兴奋性神经元的调控 | 第39-42页 |
4. 海马乙酰胆碱受体对海马可塑性的影响 | 第42-49页 |
·胆碱能纤维在海马的投射 | 第42-43页 |
·乙酰胆碱受体在海马的分类和分布 | 第43-44页 |
·乙酰胆碱与海马可塑性 | 第44-49页 |
·M型受体对于海马可塑性的调节 | 第45-47页 |
·N型受体对于海马可塑性的调节 | 第47-49页 |
5 神经信息的编码机制 | 第49-53页 |
·频率编码(rate coding) | 第49-50页 |
·时间编码(temporal coding) | 第50-51页 |
·群体编码(population coding) | 第51-53页 |
二、时间模式化的高频刺激在海马CA1区诱导出新型LTD | 第53-77页 |
1. 引言 | 第53-55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5-62页 |
·实验动物 | 第55页 |
·离体脑片电生理 | 第55-58页 |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脑片制备 | 第55-56页 |
·群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的记录与分析 | 第56-57页 |
·刺激诱导方案 | 第57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57-58页 |
·清醒动物电生理 | 第58-61页 |
·单位神经元放电记录 | 第58-59页 |
·实验仪器 | 第58页 |
·手术与实验准备 | 第58-59页 |
·数据记录与分析 | 第59页 |
·群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记录与分析 | 第59-61页 |
·实验仪器 | 第59-60页 |
·手术与实验准备 | 第60页 |
·fEPSP记录与分析 | 第60-61页 |
·数据处理 | 第61页 |
·试剂 | 第61-62页 |
3. 结果 | 第62-74页 |
·在体记录到海马CA1区中间神经元发放 | 第62-63页 |
·时间模式化的高频刺激可在海马CA1区诱导出LTD(LTD_(LHS)) | 第63-64页 |
·LHS的刺激方案具有一定特异性 | 第64-65页 |
·LTD_(LHS)不依赖于NMDA受体 | 第65-66页 |
·LTD_(LHS)依赖于AMPA受体的下膜 | 第66-67页 |
·LTD_(LHS)依赖于GABAA受体 | 第67-69页 |
·LTDLHs依赖于M型ACh受体(mAChR) | 第69-70页 |
·6个电刺激150串组合的其它模式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LTD_(LHS)具有的长时程效应 | 第71-74页 |
4. 讨论 | 第74-77页 |
·长簇高频串刺激诱导LTD | 第74-75页 |
·GABA_A受体直接参与兴奋性可塑性 | 第75页 |
·mACh受体参与兴奋性可塑性 | 第75-76页 |
·频率和时间编码共同作用的模式 | 第76-77页 |
三. 结论与展望 | 第77-78页 |
四. 参考文献 | 第78-100页 |
五. 附录(缩略词表) | 第100-101页 |
六.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1-102页 |
七. 致谢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