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动横梁的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
| 目录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插图索引 | 第11-13页 |
| 附表索引 | 第13-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 ·课题研究的来源、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 ·课题研究来源 | 第14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4-15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 ·复合加工中心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静、动态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优化设计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8-19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2章 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动横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0-30页 |
| ·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概述 | 第20-22页 |
| ·结构特点 | 第20-21页 |
| ·主要技术参数 | 第21-22页 |
| ·横梁结构特点的介绍 | 第22-23页 |
| ·横梁工作载荷的确定 | 第23-28页 |
| ·横梁所受载荷的来源 | 第23-24页 |
| ·机床横梁的受力模型 | 第24页 |
| ·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横梁的载荷分析 | 第24-27页 |
| ·作用在横梁上的总工作载荷 | 第27-28页 |
| ·横梁的有限元建模 | 第28-29页 |
| ·有限元建模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28页 |
| ·有限元建模方法的选择 | 第28页 |
| ·横梁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动横梁的静态特性分析 | 第30-38页 |
| ·加工中心横梁结构的静态特性分析概述 | 第30页 |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30-31页 |
| ·有限元方法对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 | 第31-32页 |
| ·横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 ·几何模型的构建 | 第32页 |
| ·单元类型及属性确定 | 第32-33页 |
| ·有限元模型网格的生成 | 第33-34页 |
| ·载荷的施加及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34页 |
| ·载荷的施加 | 第34页 |
| ·约束条件确定 | 第34页 |
| ·计算结果分析与研究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4章 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动横梁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38-49页 |
| ·加工中心横梁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概述 | 第38页 |
| ·横梁结构的模态分析 | 第38-43页 |
|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38-39页 |
| ·频率、阵型与基本频率 | 第39-40页 |
| ·横梁结构模态分析的加载与求解 | 第40-42页 |
| ·横梁结构模态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 ·横梁结构的谐响应分析 | 第43-48页 |
| ·谐响应理论分析 | 第43页 |
| ·ANSYS中的谐响应分析 | 第43-44页 |
| ·激振力的确定 | 第44-45页 |
| ·横梁结构谐响应分析的求解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动横梁结构改进及优化设计 | 第49-64页 |
| ·加工中心横梁结构的改进要求 | 第49页 |
| ·横梁结构的改进分析 | 第49-50页 |
| ·横梁结构的改进 | 第50-56页 |
| ·改进方案的提出 | 第50页 |
| ·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横梁筋板的布置 | 第50-52页 |
| ·四种筋板布置横梁的静态特性对比 | 第52-53页 |
| ·四种筋板布置横梁的动态特性对比 | 第53-55页 |
| ·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横梁结构的改进 | 第55-56页 |
| ·加工中心横梁结构的优化设计 | 第56-63页 |
| ·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56页 |
| ·优化设计的基本步骤 | 第56-57页 |
| ·横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