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绪论 | 第9-16页 |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发展趋势 | 第13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3-16页 |
第2章:城市防震减灾系统的设计 | 第16-22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6-17页 |
·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17页 |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第17-20页 |
·系统模块设计的原则 | 第17-18页 |
·各子系统的设计 | 第18-20页 |
·系统建设的总体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实施方案所需的配置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建筑物地震损失评估与数据库的建设 | 第22-43页 |
·建筑物的易损性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城市地震危害性分析的基本框架和方法 | 第24页 |
·建筑物的震害预测方法 | 第24-34页 |
·建筑物结构震害等级的划分 | 第25-26页 |
·根据建筑物易损性分类的建筑物群体震害方法 | 第26-29页 |
·经济损失预测模型 | 第29-31页 |
·人员伤亡预测模型 | 第31-34页 |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 第34-36页 |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的概念 | 第34页 |
·系统数据库的结构 | 第34-35页 |
·数据库中数据的标准化 | 第35页 |
·数据库中数据的分类 | 第35-36页 |
·数据库的建库流程 | 第36-37页 |
·空间数据库以及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第37-42页 |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第37-40页 |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第40-42页 |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基于ArcGIS Engine城市防震减灾系统的二次开发 | 第43-66页 |
·组件式GIS技术 | 第43-44页 |
·组件式GIS的特点 | 第43-44页 |
·组件式GIS的基本结构 | 第44页 |
·ArcGIS Engine开发概述 | 第44-48页 |
·ArcGIS Engine开发包 | 第45-46页 |
·NET环境下开发ArcGIS Engine的技术 | 第46-47页 |
·C#语言简介 | 第47-48页 |
·系统实现中ArcGIS Engine开发关键技术的研究 | 第48-52页 |
·地图查询 | 第48-49页 |
·地图符号化技术 | 第49-50页 |
·实现柱状图的渲染 | 第50-52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52-53页 |
·系统功能的简介 | 第53-65页 |
·基础信息管理功能 | 第53-54页 |
·城市防震减灾功能分析 | 第54页 |
·群体建筑物震害预测 | 第54-55页 |
·建筑物基本信息查询 | 第55-58页 |
·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预测 | 第58-64页 |
·系统的辅助分析功能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66-67页 |
·论文创新点、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A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