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概述 | 第14页 |
·来源 | 第14页 |
·特性 | 第14页 |
·膜滤浓缩液的处理处置方法概述 | 第14-15页 |
·膜滤浓缩液的混凝处理方法 | 第15-17页 |
·混凝机理概述 | 第15页 |
·常用絮凝剂分类 | 第15-17页 |
·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 | 第17页 |
·膜滤浓缩液的电催化氧化方法 | 第17-19页 |
·电解机理 | 第18页 |
·电解催化材料 | 第18-19页 |
·电解条件 | 第19页 |
·膜滤浓缩液的臭氧催化氧化方法 | 第19页 |
·膜滤浓缩液的其他深度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0-2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页 |
·课题研究的废液性质 | 第20-21页 |
·课题研究的思路 | 第21-22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2页 |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2 膜滤浓缩液的混凝预处理 | 第23-44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改性单宁絮凝剂的制备 | 第25-26页 |
·改性单宁絮凝剂的表征 | 第26页 |
·膜滤浓缩液的混凝实验条件 | 第26页 |
·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实验设计 | 第27-29页 |
·单组份絮凝剂比选 | 第27-28页 |
·多组分絮凝剂的效果考查 | 第28页 |
·复合絮凝剂分级絮凝效果考查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3页 |
·Manich 改性植物单宁的反应机理 | 第29-30页 |
·改性单宁絮凝剂的表征 | 第30-31页 |
·单组份絮凝剂的效果考查 | 第31-36页 |
·多组份絮凝剂的效果考查 | 第36-38页 |
·复合絮凝剂分级絮凝效果考查 | 第38-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3 模拟废液深度处理的催化剂制备 | 第44-74页 |
·引言 | 第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53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电解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49页 |
·臭氧催化剂的制备 | 第49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9页 |
·电解系统中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49-52页 |
·臭氧氧化系统中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72页 |
·催化剂制备的基本原理 | 第53页 |
·催化氧化机理 | 第53-54页 |
·电解系统的催化剂表征 | 第54-58页 |
·臭氧氧化系统的催化剂表征 | 第58-59页 |
·电解系统的催化剂性能考查 | 第59-69页 |
·臭氧氧化系统的催化剂性能考查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二维电解催化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 | 第72页 |
·三维电解催化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 | 第72页 |
·臭氧催化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4 膜滤浓缩液的实际深度处理 | 第74-81页 |
·引言 | 第74-75页 |
·浓缩液混凝处理液的理化性质 | 第74-75页 |
·实验内容 | 第75页 |
·电解法深度处理浓缩液的混凝处理液 | 第75-77页 |
·CeO_2/γ-Al_2O_3催化剂电催化氧化处理浓缩液的混凝处理液 | 第75-76页 |
·络合焙烧型 CeO_2/石墨电极电催化氧化处理浓缩液的混凝处理液 | 第76-77页 |
·臭氧氧化催化法处理浓缩液的混凝处理液 | 第77-78页 |
·实验内容 | 第77页 |
·实验结果 | 第77-78页 |
·结果讨论 | 第78页 |
·浓缩液混凝处理液的生化处理 | 第78-80页 |
·实验内容 | 第78-79页 |
·实验结果 | 第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膜滤浓缩液的混凝预处理 | 第81页 |
·深度处理模拟废液的电催化剂的制备 | 第81-82页 |
·深度处理模拟废液的臭氧催化剂的制备 | 第82页 |
·膜滤浓缩液的处理工艺 | 第82页 |
·展望 | 第82-84页 |
·混凝阶段 | 第83页 |
·电解方法 | 第83页 |
·其他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