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1 稀土发光材料 | 第12-36页 |
| ·稀土发光材料的概念 | 第12页 |
| ·稀土发光材料的分类 | 第12-13页 |
| ·激活剂 | 第12页 |
| ·基质材料 | 第12-13页 |
|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第13-16页 |
| ·上转换发光机制 | 第13-15页 |
| ·下转换发光机制 | 第15-16页 |
| ·稀土氟化物的特性 | 第16-17页 |
| ·稀土氟化物的研究进展 | 第17-30页 |
| ·水热/溶剂热法 | 第17-21页 |
| ·高温热分解 | 第21-24页 |
| ·共沉淀法 | 第24-26页 |
| ·离子液体法 | 第26-27页 |
| ·其它合成方法 | 第27-30页 |
| ·稀土氟化物的应用 | 第30-34页 |
| ·复合材料中的有效光学组件 | 第30页 |
| ·生物医学领域 | 第30-34页 |
| ·选题意义 | 第34-36页 |
| 2 实验总述 | 第36-39页 |
| ·试剂与原料 | 第36-37页 |
| ·仪器与测试 | 第37-38页 |
| ·仪器 | 第37页 |
| ·测试 | 第37-38页 |
| ·合成方法 | 第38-39页 |
| 3 聚甲基丙烯酸修饰的α-(β-)NaYF_4:Yb~(3+),Er~(3+)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39-57页 |
| 引言 | 第39-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44页 |
| ·α-NaYF_4: 20%Yb~(3+), 20%Er~(3+)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40-42页 |
| ·β-NaYF_4:20%Yb~(3+),2%Er~(3+)微米球的制备 | 第42页 |
| ·BSA 偶联 | 第42-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6页 |
| ·XRD 数据分析 | 第44-45页 |
| ·形貌分析 | 第45-49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9-50页 |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50-51页 |
| ·考马斯亮蓝法定量分析蛋白含量 | 第51-53页 |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53-54页 |
| ·上转换发光机理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4 BaYF_5: Yb~(3+)/Er~(3+)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57-67页 |
| 引言 | 第57-58页 |
| ·实验部分 | 第58-61页 |
| ·BaYF_5:Yb~(3+),Er~(3+)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58-60页 |
| ·BSA 偶联 | 第60-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6页 |
| ·XRD 数据分析 | 第61-62页 |
| ·TEM 图片分析 | 第62-63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3-64页 |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64-65页 |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5 BaSiF_6: Eu~(2+)下转换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67-77页 |
| 引言 | 第67-68页 |
| ·BaSiF_6: Eu~(2+)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68-7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5页 |
| ·XRD 数据分析 | 第70-71页 |
| ·FE- SEM 图片分析 | 第71-72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2-73页 |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73-75页 |
| ·BaSiF_6: Eu~(2+)发光机制的研究 | 第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