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大跨PC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发展 | 第10-13页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历史与发展 | 第10-11页 |
| ·曲线梁桥国内外发展与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高墩大跨PC曲线连续刚构桥的发展 | 第12-13页 |
| ·PC曲线连续刚构桥结构特点及力学特性 | 第13-15页 |
| ·结构特点 | 第13-14页 |
| ·力学特性 | 第14-15页 |
| ·高墩大跨PC曲线桥梁施工监控的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 ·PC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2章 桥梁施工监测监控基本理论 | 第18-27页 |
| ·背景工程概况 | 第18-20页 |
| ·设计要点 | 第18-19页 |
| ·施工要点 | 第19-20页 |
| ·施工监测监控内容 | 第20-21页 |
| ·线形控制 | 第20页 |
| ·应力监测 | 第20-21页 |
| ·稳定监测 | 第21页 |
| ·安全监测 | 第21页 |
| ·施工预测控制法 | 第21-22页 |
| ·施工监测监控体系 | 第22-23页 |
| ·大跨桥梁施工监控的结构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 ·施工监控的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 ·结构参数 | 第24-25页 |
| ·计算模型 | 第25页 |
| ·温度变化 | 第25页 |
| ·混凝土收缩、徐变 | 第25页 |
| ·施工监测 | 第25页 |
| ·施工工艺与施工管理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PC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结构分析 | 第27-46页 |
| ·曲线梁计算基本理论 | 第27-30页 |
| ·曲线梁基本微分方程 | 第27-29页 |
| ·曲线梁常用计算理论概述 | 第29-30页 |
| ·有限元模型计算 | 第30-32页 |
|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说明 | 第30-31页 |
| ·材料参数取值 | 第31页 |
| ·计算荷载 | 第31-32页 |
| ·施工工况划分 | 第32页 |
| ·PC曲线连续刚构桥内力与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45页 |
| ·墩高 | 第33页 |
| ·圆心角 | 第33-38页 |
| ·结构自重 | 第38-39页 |
| ·预应力效应 | 第39-41页 |
| ·温度效应 | 第41页 |
| ·混凝土收缩徐变 | 第41-43页 |
| ·各荷载作用对曲线刚构桥位移的影响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曲线箱梁线形监控 | 第46-59页 |
| ·概述 | 第46页 |
| ·高墩位移监测与控制 | 第46-49页 |
| ·墩顶预拱度设置 | 第46-47页 |
| ·墩身垂直度控制与预偏量设置 | 第47-48页 |
| ·墩底沉降观测 | 第48-49页 |
| ·曲线箱梁悬臂施工变形观测与线形控制 | 第49-57页 |
| ·悬臂施工曲线梁预拱度坐标转换公式 | 第49-50页 |
| ·箱梁变形观测控制点布置与基准点的设立 | 第50-51页 |
| ·竖向挠度观测与竖向预拱度 | 第51-55页 |
| ·箱梁轴线控制 | 第55-56页 |
| ·箱梁扭转角控制 | 第56页 |
| ·线形控制联测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5章 曲线箱梁应力监测 | 第59-74页 |
| ·概述 | 第59页 |
| ·应力监测 | 第59-64页 |
| ·应力测点、温度测点布置 | 第59-61页 |
| ·混凝土容重、弹性模量测试 | 第61-62页 |
| ·应力测试方法 | 第62-64页 |
| ·应力误差分析与修正 | 第64-69页 |
| ·应变计应变调零 | 第65页 |
| ·混凝土应变滞后 | 第65页 |
| ·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 第65-66页 |
| ·温度效应与应变计温度影响修正 | 第66-68页 |
| ·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及其消除 | 第68-69页 |
| ·应力监测结果 | 第69-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本文结论 | 第74-75页 |
| ·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