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拉整体成形局部双层柱面网壳节点分析及适用节点刚度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24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网壳结构的安装建造方法 | 第11-16页 |
| ·传统网壳安装建造方法 | 第11-14页 |
| ·新型网壳安装建造方法 | 第14-16页 |
| ·预应力在空间钢结构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 ·预应力技术在空间钢结构中的作用 | 第16页 |
| ·预应力拱桁架 | 第16-17页 |
| ·后张拉整体成形网壳 | 第17-19页 |
| ·后张拉整体成形网壳节点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前人研究之不足 | 第22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2. 后张拉成形网壳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24-30页 |
| ·非线性有限元基础理论 | 第24-26页 |
| ·几何非线性描述方法 | 第24-25页 |
| ·材料非线性描述方法 | 第25-26页 |
| ·有限元软件 Abaqus 分析要点 | 第26-30页 |
| ·单元类型 | 第26-27页 |
| ·连接单元 | 第27-28页 |
| ·张拉下弦杆的模拟 | 第28-30页 |
| 3 后张拉整体成形网壳节点连接方式研究 | 第30-56页 |
| ·张拉模型选取 | 第30-32页 |
| ·后张拉网壳有限元模型 | 第32-37页 |
| ·后张拉方法的选择 | 第32-33页 |
| ·机构条件判定 | 第33-35页 |
| ·有限元建模要点 | 第35-37页 |
| ·考虑节点连接的成形阶段分析 | 第37-53页 |
| ·成形阶段形状对比分析 | 第37-43页 |
| ·成形阶段初应力对比分析 | 第43-47页 |
| ·成形初应力对网壳承载性能的影响 | 第47-53页 |
| ·适用节点特点总结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 4 适用新型节点的刚度研究 | 第56-74页 |
| ·节点适用性 | 第56-57页 |
| ·刚铰转化空心球节点的提出 | 第57-59页 |
| ·节点刚度的有限元分析 | 第59-73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分析要点 | 第59-62页 |
| ·成形转动角度对于节点刚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 ·节点转动刚度分析 | 第63-65页 |
| ·节点刚度的参数分析 | 第65-67页 |
| ·节点刚度的回归分析 | 第67-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4-78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74-76页 |
| ·网壳节点分析结论 | 第74-75页 |
| ·新型节点刚度分析结论 | 第75-76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