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课题背景及 OFDM 概述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OFDM 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OFDM 特点 | 第11-12页 |
·降低 PAPR 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降低 PAPR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降低 PAPR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OFDM 系统及 PAPR 概述 | 第16-26页 |
·OFDM 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OFDM 关键技术 | 第17-19页 |
·同步技术 | 第17-18页 |
·信道估计 | 第18-19页 |
·均衡 | 第19页 |
·峰值平均功率比 | 第19页 |
·OFDM 系统的峰均功率比 | 第19-25页 |
·峰均功率比的定义 | 第19-20页 |
·峰均功率比的分布 | 第20-21页 |
·降低峰均功率比的方法 | 第2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降低 PAPR 的方法 | 第26-36页 |
·部分传输序列方法降低 PAPR | 第26-28页 |
·粒子群算法 | 第28-30页 |
·基本粒子群算法 | 第28-30页 |
·离散粒子群算法 | 第30页 |
·粒子群算法的优缺点 | 第30页 |
·改进的 PSO-PTS 算法 | 第30-33页 |
·改进的 PSO-PTS 算法仿真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交叉熵降低 PAPR 的方法 | 第36-51页 |
·迭代 PTS | 第36-37页 |
·基于交叉熵的 PTS 改进方法 | 第37-41页 |
·交叉熵方法 | 第37-39页 |
·CE-PTS 方法 | 第39-40页 |
·CE-PTS 方法复杂度分析 | 第40-41页 |
·CE-PTS 仿真性能分析 | 第41-43页 |
·基于参数化最小交叉熵的 PTS 改进方法 | 第43-47页 |
·参数化最小交叉熵基本原理 | 第43-45页 |
·基于参数化最小交叉熵的 PTS 算法基本原理 | 第45-47页 |
·PMCE-PTS 仿真性能分析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基于改进的 PTS 与限幅滤波法的联合算法 | 第51-56页 |
·限幅滤波法 | 第51-53页 |
·限幅滤波法基本原理 | 第51-52页 |
·限幅滤波法性能仿真 | 第52-53页 |
·联合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53-54页 |
·联合算法性能仿真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