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混合料化学反应动力特性及热物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8-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8页 |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我国烧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6页 |
·烧结矿固体燃料利用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8-21页 |
·烧结生产研究的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烧结混合料研究的发展概述 | 第19-20页 |
·烧结过程固体燃料燃烧及降低燃耗的发展动态 | 第20-2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1-22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烧结混合料热分析实验原理与分析方法 | 第22-34页 |
·热分析测量理论简介 | 第22-26页 |
·耐驰同步热分析仪简介 | 第22-23页 |
·差示扫描量热原理 | 第23-24页 |
·热重分析法 | 第24-26页 |
·热分析仪器调校 | 第26-31页 |
·仪器温度验证 | 第26-27页 |
·仪器灵敏度验证 | 第27-28页 |
·仪器精度验证 | 第28-31页 |
·烧结混合料的热分析实验 | 第31-33页 |
·实验样品选备 | 第31-32页 |
·实验工况及目的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烧结料层温度分析及烧结混合料比热实验研究 | 第34-50页 |
·烧结料层温度分析 | 第34-41页 |
·烧结料层烧结过程温度分析 | 第34-35页 |
·烧结料层物理化学变化分析 | 第35-37页 |
·烧结料层传热传质分析 | 第37-41页 |
·烧结混合料比热实验研究 | 第41-48页 |
·比热测定实验原理 | 第41-43页 |
·热分析曲线分析及结果 | 第43-47页 |
·烧结混合料比热拟合结果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烧结混合料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与分析 | 第50-64页 |
·烧结混合料在同步热分析仪中燃烧过程分析 | 第50-54页 |
·烧结混合料中固体燃料燃烧反应机理 | 第50页 |
·烧结混合料固体燃料内部燃烧分析 | 第50-54页 |
·烧结混合料化学反应动力特性分析 | 第54-62页 |
·烧结混合料燃烧反应动力学描述 | 第54-58页 |
·烧结混合料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58-59页 |
·烧结混合料燃烧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烧结过程料层燃烧数值计算分析 | 第64-80页 |
·烧结床内部混合料的燃烧模型 | 第64-68页 |
·烧结床内焦炭燃烧模型 | 第64-65页 |
·烧结床石灰石分解模型 | 第65-66页 |
·水分干燥和凝结模型 | 第66-68页 |
·烧结床内部燃烧模型控制方程 | 第68-71页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68-69页 |
·组分守恒方程 | 第69页 |
·动量守恒方程 | 第69-70页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70-71页 |
·数值模拟过程及结果 | 第71-78页 |
·烧结床层的模拟过程 | 第71-73页 |
·烧结床层的模拟结果 | 第73-76页 |
·烧结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对比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