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6页 |
|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 第14-17页 |
|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 ·拓展传统宽带隙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光响应的方法 | 第17-21页 |
| ·新型光催化材料的开发 | 第21页 |
| ·光催化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 ·能带结构 | 第22页 |
| ·晶体结构 | 第22-23页 |
| ·比表面积 | 第23页 |
| ·SrTiO_3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3-2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6页 |
| 第二章 样品物理化学特性表征方法与表征手段 | 第36-48页 |
| ·样品制备所需试剂与药品 | 第36页 |
| ·基本物性表征 | 第36-41页 |
| ·粉末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 | 第36-37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 第37-38页 |
|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第38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 | 第38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 第38-39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 第39页 |
|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EmissionSpectrometer,ICP) | 第39-40页 |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Spectrometer) | 第40页 |
|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 | 第40-41页 |
| ·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anetic Resonance,EPR) | 第41页 |
| ·理论计算 | 第41-42页 |
| ·光催化性能评价系统 | 第42-44页 |
| ·反应装置 | 第42-43页 |
| ·光源 | 第43-44页 |
| ·光催化性能评价方法 | 第44-46页 |
| ·产氢半反应 | 第44页 |
| ·产氧半反应 | 第44-45页 |
| ·表观量子效率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第三章 Cr~(3+)离子A位掺杂SrTiO_3的光吸收特性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第48-66页 |
| ·引言 | 第48-49页 |
|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 ·材料制备方法 | 第49页 |
| ·测试与表征手段 | 第49-50页 |
| ·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50-51页 |
| ·物理特性表征与分析 | 第51-58页 |
| ·元素价态 | 第51-52页 |
| ·晶体结构 | 第52-54页 |
| ·光吸收特性 | 第54-55页 |
| ·形貌观察 | 第55-58页 |
| ·光催化性能表征与分析 | 第58-64页 |
| ·Cr~(3+)掺杂SrTiO_3的能带结构 | 第58-59页 |
| ·产氢性能 | 第59-63页 |
| ·产氧性能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第四章 Cr~(3+)离子A位和N~(3-)离子O位共掺杂SrTiO_3的光吸收特性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第66-84页 |
| ·引言 | 第66页 |
| ·实验部分 | 第66-67页 |
| ·材料制备方法 | 第67页 |
| ·测试与表征手段 | 第67页 |
| ·物理特性表征与分析 | 第67-76页 |
| ·元素含量及其价态 | 第67-70页 |
| ·晶体结构 | 第70-72页 |
| ·缺陷形成能计算 | 第72-73页 |
| ·光吸收特性 | 第73-76页 |
| ·光催化性能表征与分析 | 第76-81页 |
| ·产氢性能 | 第76页 |
| ·产氢性能影响因素 | 第76-79页 |
| ·产氢性能的稳定性测试 | 第79-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第五章 Cr~(3+)离子B位和B~-(硼)离子O位共掺杂SrTiO_3的光吸收特性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第84-100页 |
| ·引言 | 第84-85页 |
| ·实验部分 | 第85-86页 |
| ·材料制备方法 | 第85页 |
| ·样品表征手段与理论计算 | 第85-86页 |
| ·物理特性表征与分析 | 第86-93页 |
| ·元素价态分析 | 第86-87页 |
| ·晶体结构 | 第87-88页 |
| ·拉曼与红外光谱 | 第88-90页 |
| ·光吸收特性 | 第90-93页 |
| ·光催化性能表征与分析 | 第93-98页 |
| ·产氢性能 | 第93-94页 |
| ·产氢性能影响因素 | 第94-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 术语缩写对照表 | 第102-10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04-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