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绪论 | 第7-13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7-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9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本文的数据来源 | 第11页 |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1-13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1页 |
·不足之处 | 第11-13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13-2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 第13-14页 |
·农户行为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食品质量安全 | 第15页 |
·农户行为研究 | 第15-18页 |
·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 | 第18-20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 | 第20-21页 |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第21-22页 |
·扩展的计划性为理论 | 第22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3页 |
·政府规制理论 | 第23-25页 |
3.模型的构建和变量的假设 | 第25-34页 |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25页 |
·变量的设置 | 第25-34页 |
·农户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测量 | 第25-29页 |
·影响因素的设置与假设 | 第29-34页 |
4. 样本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基础性分析 | 第34-45页 |
·样本数据的选择说明 | 第34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情况 | 第36-37页 |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 第37-39页 |
·农户禀赋特征 | 第37-39页 |
·其他变量的描述统计 | 第39页 |
·心理变量的信度效度检验 | 第39-41页 |
·相关分析 | 第41-45页 |
·心理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第41-42页 |
·农户特征与质量安全生产行为 | 第42-43页 |
·经济因素与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相关性 | 第43-44页 |
·其他因素与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相关性 | 第44-45页 |
5.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实证分析 | 第45-53页 |
·心理因素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 | 第45-49页 |
·心理因素对农户行为意向的影响 | 第45-47页 |
·行为意向对行为的影响 | 第47-48页 |
·农户生产行为的心理发生机制 | 第48-49页 |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第49-53页 |
6.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3页 |
·政策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历及主要研究成果 | 第67页 |